告别岗亭“电子警察”扬威路口
来源:大江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歌谣唱的是小朋友与交通岗亭里的警察叔叔之间的故事。稍年长的芜湖人,对各路口的交通岗亭并不陌生。2007年2月14日,芜湖最后一座交通岗亭被拖车拖走,这些折射了芜湖30年来交通巨变的的岗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歌谣还在传唱,可交通岗亭却已成为历史。30年来,小小的岗亭从无到有,由立到废,不仅体现了芜湖交通格局向智能、科技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更反映出交警在为民服务的形式与内容上的不断更新。
老式岗亭手动红绿灯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我市开始在各十字路口陆续设立交警岗亭,每个岗亭配备四五名警力,采取轮流站岗的形式,维持各十字路口的交通秩序。市交警支队公共关系科副科长陈克俭告诉记者,他记忆中的交警岗亭,里面设有简单的休息座,装有道口红绿灯转换器,当时的红绿灯都是“假灯”,实际只是红绿底色的圆板,由交警手动控制。岗亭里的交警一方面负责调度红绿灯,疏导交通,另一方面兼顾街头的治安布控。
说起改革开放之初芜湖的交通情况,陈克俭回忆说,当时路网结构并不丰富,芜湖城区仅有北门、鸠江饭店、劳动路等几个主要路口,沟通城市南北的桥梁也不多,市区公路里程不过一百公里,机动车也只有千余辆。陈克俭对记者说:“那时我在劳动路岗亭执勤,看到前方有汽车过来,就赶紧将另一个方向调整成红灯。”在那个时候,这种老式的交通岗亭还是可以应付交通流转的。
       红绿灯与交警共同指挥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机动车数量开始增加,芜湖十字路口的交警岗亭也增加到了25个。交通岗亭此时也进行了第一次“变化”———执勤与休息两用,一个路口往往有两个岗亭,一个建在十字路口当中,上面立着红绿灯,红绿灯下有交警站岗,有时以手势指挥交通;另一个岗亭则建在路口附近或是人行道边,这种用铁皮搭建的岗亭可供执勤的交警稍作休息。在那个年代,驾驶员通过路口时除了要看红绿灯,还要根据路中间岗亭上交警的指挥手势开车。红绿灯与交警手势指挥依托交通岗亭共同指挥交通,是这个时代芜湖道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事实证明,当路口交通流量不大时,这种固定值守的交通勤务方式尚能满足交通流转的需要。然而弊端仍存在,据市交警支队交通秩序科相关人士介绍,当时指挥交通主要依靠红绿灯,安排交警站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警力的浪费;交警下班后,许多司机就无视红绿灯的存在而闯红灯,形成交通安全隐患。
     去年初岗亭全部“下岗”
     2000年以后,芜湖路网结构不断丰富,道路里程近千公里,机动车数量逾万辆。与此同时,芜湖加强了科技强警的落实,智能红绿灯和电子监控逐步遍布芜湖的各个路口,在维持交通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02年10多台视频监控到2007年年底的100多台,测速卡口在主城区所有路段、路口实现了全覆盖。车辆出行,行至路口必被监控,闯红灯、超速等违法行为都会被拍摄,进入非现场处罚程序。统计显示,仅2006年我市就有10万起交通违法被查处,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电子警察”查处的。
     有了电子监控,十字路口哪怕没有交警,司机也不敢随便闯红灯了,“电子警察”的威力开始彰显。从2007年2月12日开始,芜湖开始改变沿袭30年的交警相对固定值守岗亭的旧勤务方式,全市25个岗亭试行分步骤“下岗”,到2月24日实现全部“下岗”,原先执守岗亭的230名交警全部分派到市区路面上进行巡逻,马路成了他们的工作场所,巡逻车成为执勤工具。
      规划芜湖智能交通蓝图
     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月新增汽车1000辆,汽车保有量已达20万辆。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道路里程的增长,在交警警力匮乏的情况下,现场执法和人工指挥已无法适应需要。 
     可喜的是,我市智能交通规划已列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项目。市交警支队负责人称,3年后,我市有望建成依托最先进的智能交通软件和前台数据管理系统的“交通岗亭”,还将增设智能红绿灯75处,智能视频监控点也会达到300处;以红绿灯信号配时、路段流量监测、闯红灯违法抓拍、卡口测速、城际治安卡口以及交通诱导、停车诱导为一体的综合智能交通信息指导平台和控制系统也将投入使用,芜湖交通状况将会更为顺畅、有序、安全。
     据介绍,3年后,一辆机动车在芜湖一次出行2公里就会被监控4次左右,这意味着道路上所有的交通行为都在监视之中,所有交通参与者在任何时段的通行信息都会全部记录,这对于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维护治安稳定、遏制刑事发案率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席记者 朱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