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一天,南京市洪武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韩爱红像往常一样在工作电脑上检索信息,忽然发现了自己辖区一名网上逃犯的蛛丝马迹。“终于露面了。”韩爱红立即报告,南京警方随即组织抓捕了在逃几年的贩假犯罪嫌疑人。
截至目前,江苏已经建成公安四级网和10大基础信息资源库,30个主要业务应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省级警务综合平台,全面整合了公安内外信息数据近15亿条,初步实现了对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活动轨迹的动态掌控。江苏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黄明表示,江苏把公安金盾工程和“三基”工程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引领警务改革、深化“三基”工程建设的路子。
信息化引领警务现代化
在江阴市城中派出所的信息采集室内,记者看到了指纹仪、血液采集器等设备。按照江苏省公安厅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图像、指纹、DNA等个人信息将进行必要采集。
“过去我们获取的信息是写在本子上、装在口袋中、记在脑子里,既不及时、全面,也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利用。”从警20多年的城中派出所所长朱佛顺对信息化的成就由衷赞叹。如今,江苏60%以上派出所建成图像监控中心,90%以上所队建立了标准化信息采集室。信息化提升了江苏公安基层所队的科技含量,也促进了警力下沉。江苏公安厅要求基层一线民警每周入户调查不少于30户,辖区内所有旅馆住宿、房屋出租、暂住人口登记等信息都必须传输汇集到警务综合平台。目前,江苏处于基层一线的警力占比已达92.3%。
江苏公安机关运用信息化整合多种技术手段,广泛获取案件、人员、物品、痕迹等信息,大范围开展关联查询、碰撞比对,极大提高了精确制导打击犯罪的能力。2007年,江苏公安利用网上信息直接破案占22%、协助破案占27.5%,抓获网上逃犯3.9万名。
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如今我们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项执法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来。”江苏公安厅负责人介绍,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13个市局目前全部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了网上办案系统,每一起案件从接处警开始到办理结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证据网上展示,程序网上流转,手续网上办理,结果网上公开”,民警办案不符合程序就办不下去,工作不符合标准就能及时发现。网上办案系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执法中的问题,江苏公安执法质量也始终保持全国领先,2007年执法质量优秀、合格单位达到97.9%。
打开江苏省公安厅的警务综合平台,可以看到这里开办有“网上法律学校”。这是江苏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动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网上会诊案件、远程教学等活动,实行民警网上学法分级管理,推行网上执法资格认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网上法制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警执法能力。
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
太仓,一个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一样多的百万人口城市,当地公安机关近年来实施的“新太仓人融合工程”,为和谐太仓建设立下汗马功劳。面对40多万流动人口,太仓市公安机关建立详细的外来人口信息网络,并与组织部门一起利用采集到的党员信息帮助建立外来人口流动党委和党支部,并在党员中挑选出治安信息协调员,有效维护了当地良好的社会秩序。
除了警力向基层倾斜之外,江苏省公安机关还坚持把信息化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江苏公安机关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平安民声服务台”,利用互联网24小时受理处置群众咨询、投诉、举报、建议等非紧急警务,初步形成听民声、抓整改、受监督、保平安的长效机制。9月1日,江苏省公安厅的“平安民声服务台”开通首日,就收到各类群众来信63封。
江苏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织密一张保民平安的天网,搭建一个为民服务的平台,努力做到让犯罪分子怕,让人民群众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记者 申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