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南常德電子技術學校的“優秀教師”到“列兵功臣”、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三等獎、優秀士官標兵、優秀共產黨員,楊紅軍趟激流險灘,搏狂濤駭浪,憑著過硬的作風和一手絕活挺立在部隊信息化建設的潮頭。
2000年12月,已為人師的楊紅軍毅然踏進部隊,成為第二炮兵某旅的第一位大學生士兵。在入伍第一天的班務會上,楊紅軍這樣介紹自己:“我是1980年1月出生,趕上八十年代的頭班車,我相信自己也會沖刺在同齡人的最前頭。”兵之初的一句話,楊紅軍用了6年的時間來追求夢想和兌現諾言。
文化程度高、思維活躍、敢為人先,楊紅軍諸多鮮明的特點讓他新兵一下連就被作為“種子”外送學習指揮自動化業務。半年苦讀,他手捧著門門全優的結業証書成為部隊信息化建設中的“過河卒”。
部隊剛剛組建,百業待興。軍用文電服務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系統、設備控制台等儀器設備堆放在機房,廠家進行了一次全程序操作演示,留下一堆說明書就打道回府了。對照設備,翻開說明書,楊紅軍卻傻眼了:說明書有不少都是英語,大學裡學的英語根本翻譯不了這些專業術語。不懂就學,他立即買回幾本專業英語詞典,與原來的同學和同事建立起“熱線”聯系,還經常把幾名地方大學生干部請進機房集體攻關。一個多月的時間,幾套系統全部通過檢查測試,很快投入運行之中,一套全中文的說明書也被整理成冊。鋒芒初露,楊紅軍每當聽到官兵“大學生士兵就是不一樣”的議論時,他心裡總是樂滋滋的。
初戰告捷讓楊紅軍對軍旅充滿了信心,他逢人便說:“我的生命力強,遇土能生根,逢水就發芽。”結果,過於自信就變成了自負。在2001年7月一次野外演練中,擔負音視頻傳輸任務的楊紅軍卻幾次遭遇卡殼,不服輸、怕求人的性格作怪,他加班熬夜、獨自奮戰,近20個小時也沒有徹底解決難題。無奈之下,他隻好請人來會診,通過也其他系統聯調才使設備在規定時間內調試完畢。這次挫折,也讓楊紅軍認識到,未來作戰是系統之間的角逐,需要很多要素參與,個人攻關並不能代替集體的力量,隻有全盤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勝利。在隨后的演練中,楊紅軍不僅注重與其他戰友的密切配合,還經常向別人請教學習。白天炙熱如火,他一步不離地堅守著崗位,為演練提供優質的音視頻服務﹔夜裡蚊虫圍攻,他總要對設備進行系統檢查並詳細記錄后才回營區。短短兩個多月,他黑了、瘦了、憔悴了,但換來的卻是任務結束時金燦燦的三等功獎章,“列兵功臣”再次讓他成為全旅官兵議論的焦點。
當兵幾年裡,楊紅軍不僅是不少干部骨干的“兵老師”,也是許多新裝備訓練的“啟蒙教員”。2002年10月,部隊移防擴建,他又主動請纓擔起許多新裝備安裝調試任務,並在實踐中編寫出《文電系統安裝操作使用規程》、《電視電話會議系統操作須知》、《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常見故障分析排除及維護保養手冊》、《網絡常見故障排除》等一套完整的指揮自動化專業規程,為部隊訓練提供了學習教材。2004年7月,某型導彈指揮系統指控車列裝部隊,楊紅軍僅用了3天時間就掌握了指控車的會議系統的操作技能,並立即投入到野外駐訓通信保障任務中,在“無形戰場”演繹著無數精彩,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從軍6年,楊紅軍有過考軍校、提干的機會,但都因為部隊任務需要擦肩而過,不少人都替他感到惋惜,楊紅軍卻看得很開:“教書能育人,當兵可報國,無論是干部還是戰士,隻要能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訓練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就無怨無悔。”這就是一名新生代軍人最朴實的語言,也是他弄潮信息化建設最朴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