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5~6级,阵风8~9级。
“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险情”,按照以往的经验,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程俊康立即通知单位处于警戒状态。
急
8点30分,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接到“泰安55”轮遇险求救电话,该船在北港锚地附近水域遭遇大风,有沉没危险。随后一小时内,值班室求救电话接连响起,“鲁枣庄888”“泰安55”“济南532”“济南265”“泰安103”等7条船舶均在这次大风中遇险。其中,“鲁枣庄888”已经沉没,船上人员落水,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在接到求救电话后,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确认了事发区域的船舶情况后,决定就近调派渤海油田所属“华阳”轮、天津港轮驳公司“津港轮24”和“津港轮1”,以及“东运3” 轮迅速前往救助,同时通知北海救助局天津基地值班船“北海救195”和天津海事局巡逻船“海巡052”轮赶赴现场。
风急,浪高。
在普通信号无法达成通知目的情况下,天津海事局通过VHF(甚高频)发布了紧急救助通知,要求锚地船舶加强观察,协助救助。轮驳公司“津港轮4”和中海油所属“滨海267”轮、“海洋石油653”轮接到命令后也迅速出港营救。
10点左右,“华阳”轮在大沽口锚地北侧发现遇险船舶“泰安103”轮,并成功救起船上所有5名船员。几乎同时,“津港轮24”顺利靠上“泰安55”轮并从该船上接下1人,因“泰安55”轮上其余2人拒不下船,搜救中心安排“中港拖18”轮在现场守候。
10点半左右,“津港轮1”在通知搜救水域附近发现2名落水人员,迅速将人成功救起。经了解,这2名遇险者正是已经沉没的“鲁枣庄888”轮船员,船上共有2人。“荷泽866”轮、“济南265”轮、“济南532”轮等5条船舶在救助船监护下相继驶进防波堤内避风。
截至上午11点半,上述5条船舶全部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无人员伤亡。“泰安55”轮在船员全部撤离后抛锚,由“滨海267”现场守候。
针对沉船“鲁枣庄888”,天津海事局联合天津气象台随后发布航行警告,并作出扫测、布标工作部署。至此,“5.29海难”搜救工作顺利结束。
救
显然,这是一场全局单位配合下的信息化海上搜救行动,但按照搜救中心的说法,这被称为“海上搜救信息‘全景化’”。对此程俊康介绍说,所谓海上搜救信息“全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VTS系统、船舶报告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实时监控系统、电子海图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各种信息的现场采集和实时显示,提高搜救成功率。
事实上,海难中哪怕增加1%的成功率都很可能意味着生还的可能,但“全景化”真有如此的魔力,能在死神的手中抢夺生命
也许,程俊康手中的这份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2007年,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本着“人命救助快速高效”的原则,积极做好海难救助工作,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25起,调派各类救助船舶91艘次,搜救时间达657小时,救助船舶19艘,遇险人员224人,获救人员205人,处理各类遇险报警呼叫49次,处理污染事故3起。同比2006年,2007年搜救中心侦知海区遇险次数上升37.5%,搜救时间增加150%。
当然,这一切除了得益于天津海事局内部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还要归功于其他单位的配合。目前,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已与天津专业气象台实现了气象信息的计算机联网。联网后,搜救值班室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调阅24小时至未来一周内的海上天气预报、台风警报、风暴潮预报、气象卫星云图动态显示和天气雷达探测等大量气象信息。值班室在综合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定时对影响辖区内的各类天气现象进行跟踪标绘,通过标绘对可能影响北方海区的恶劣天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向有关单位和船舶报警,为保证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防
“事后的搜救总不如事前的及时预警,”程俊康表示,最好的搜救效果就是没有险情的发生。记者了解到,今年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在做好海难搜救工作的同时,还将重点抓好海上险情的预警预防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寒潮大风、浓雾、巨浪等恶劣天气的监测预警。根据天津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对各类水上安全重点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和重大隐患的普查和控制工作,全面掌握各类水上交通风险情况,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评估,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全面掌握各类水上交通风险情况,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监控和管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大海上搜救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有序的参与海上搜救工作,大力普及海上各种险情的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不断增强公众应对海上各类险情的能力。
尝到了“甜头”的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决定在信息化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而“全景化”只是该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开始,程俊康表示,“下阶段,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将继续完善应急搜救决策信息系统,使之成为天津市海上搜救指挥工作的重要决策工具,成为集水上安全监控、海上搜救决策、信息分析处理等为一体的信息、指挥、协调中心,从而实现在各种困难情况下“出得去、看得见、听得到、救得起”的目标。同时,拟从加强海上应急指挥中心装备建设入手,提高海上应急指挥中心现代化装备水平,为实现海上搜救指挥信息化、科学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