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政务网站的关注度
来源:中国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4


郑熠

 2007年12月26日,国内一家ICT研究咨询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57.5%的公众从未访问过政府网站;上过互联网的人中也仅有54.6%的人访问过政府网站;经常访问政府网站的人仅有4.0%。

 为什么没有政务网站不行,有了政务网站也不行?为什么建网站没钱不行,有了钱也不行?为什么网站内容不更新不行,更新慢了不行,更新快了还是不行?为什么交流互动少了不行,在线办理还是不行?到底怎样做才能提高公众对政务网站的关注度,突破口在哪里?

 笔者认为,提高公众对政务网站的关注度,凝聚政务网站的人气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具体方法有以下三个:

 路在脚下,也在空中

造成政务网站关注度不高、人气“不旺”的首要原因是门槛太高。普通百姓想上网,先要购买PC,再要开通宽带,然后架好MODEM,安装好操作系统、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业内有一个关于“二八”理论的共识,即目前国内人群中只有20%的人有上网条件。再细想一想,这20%的人中间又有多少人是为了登录政务网站而上网的呢?成本大,门槛高,所以将80%甚至更多的人群拒之“网”外,使政务网站的受众面不足,关注度不高。

 是什么使门槛如此之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网”和“线”。不可否认,我们脚下畅通的“网路”和“线缆”曾经是政务网站发展的基础,是“重中之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公众的生活节奏在加快,需求也在日益提高。由于“网”和“线”的束缚,政府门户网站在普遍性和主动性上遭遇到了尴尬。

 移动版(WAP)政务网站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无线技术应用在政务网站上将会大大降低门槛,无论是政务网站的建设方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将告别架管穿线,甩掉线缆包围。笨重的服务器将会换成无线的传输设备;烦琐的台式机、笔记本用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就可以替代;冗长的线缆将会消失,无处不在的空气就是零成本的传输介质。

 WAP网站将打破时空界限,使公众随时随地可以登录政府门户网站,关注度自然会大大提高。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市区,以手机作为终端,以WAP网站等方式实现了内部办公效率的提高和与公众的积极互动。

可以预见,移动设备特别是手机的高拥有率,将会彻底改变 “二八”现象。手机将推动WAP网站的发展,进而使公众获得政务部门提供的各种便捷高效的服务,效率的提升必然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之以往政务网站投入多而老百姓不“领情”的现状,WAP网站有效的降低了门槛,提高了效率,引起了关注,凝聚了人气,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

 功在诗内,还在诗外

熟悉电子政务的人都知道,政务网站,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有三大功能: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此谓诗内,政务网站建设的基础也在于此。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政务网站只重视“三大功能”是不行的,不重视“三大功能”是万万不行的。问题是,我们有些政务网站,在“三大功能”上已做得很不错,甚至比较完善了,但依然还是少人点击、缺人关注。这主要是因为网站上吸引公众眼球的“点”太少。“诗外”功夫做得不够。

 目前,我国的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上几乎还看不到《公务博客》这个栏目。但是博客的热度和受关注度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著名演员徐静蕾的博客4个月内的访问量超千万就是很好的例证。现在各级官员也纷纷开设博客,2008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开设博客,有些专家学者开设了博客,有些公务员也在开设博客,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民博客的时代。

 显而易见的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公务博客》或《公仆博客》必能提升网站的关注度和人气指数,通过“开博”,必能有效激活“官网”。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但是就目前的政务公开而言,公众看到的更多是结果,很少能看到公开的“决策过程”。尝试通过决策者的博客或者政务网站来公开一些允许被公开的“决策过程”,也许是提高政务网站关注度的一条可行途径。

可以断言,博客的出现,特别是博客在政府门户网站上的出现,将使“官网”成为一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通道最畅的“官民互动站”,让民间的诉求及时、准确、“原汁原味”地传递到政府各级部门,将使官与民之间实现由“不畅”到“顺畅”的伟大变革。

 事在人为,更在人心

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务网站的发展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其关键还是要取决于有多少公众“使用”。如果出现点击率和使用率的“双低”,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事情的成败往往在于“人为”,事情的好坏则更多在于“人心”。政务网站的建设者和决策部门更多的应该用心考虑:到底有没有“一招鲜”的办法,可以立竿见影,迅速提高政务网站的关注度呢?

 央视提出了“开门办春晚”的口号并付诸行动,近几年收视率一路飙升。央视的这个办法完全可以借鉴用来解决目前政务网站所面临的困惑。“开门办网站”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重要方针,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条“捷径”,必将更广泛地赢得“人心”。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在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上指出:“门户网站要吸引社会的眼球,不仅仅是搞一些有计划的访谈,也该有广泛的政民互动。围绕一些重点问题,比如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可以约请一些高级人员直接面对面对话。政府门户网站要敢于把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拿出来跟公众进行对话,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的做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网站上开辟《网络直播间》或《市民论坛》等栏目,借助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让公众通过网络的渠道参与交流互动。安徽省芜湖市的政府网站,在政民互动的环节上做得就很有特色。政府也可以组织一支由公众为主的“民间智囊团”,定期倾听他们的声音,以民间诉求为导向建设网站。政府还可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网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或者请百姓来给政府网站“挑错”,对好的创意和对错误的指正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试想,当一个公众参与到“民间智囊团”中来,他带动的将会是身边的一大群人。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当公众巨大的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所产生的“动能”不可限量。如果真的有一天,哪个政务网站因为公众的热情参与而造成了拥塞,那一定会是一个令人艳羡的“甜蜜的烦恼”。

(作者单位:天津市电子政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