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公布了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在支出方面,前6个月中央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5%,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7.5%。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会穷。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控制财政支出,显得至关重要。
公务小额支付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在很长时间内采用“先开支,后报账”的现金支付方式。但是,现金支付本身存在缺陷:一方面现金难于监管,导致报销时发生多开、虚开发票等腐败问题,一方面给财务管理人员和公务员带来极大不便。
如何才能既方便报销又便于监管呢?近日,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拟在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对于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人民币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都将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以此提高公款消费透明度。
“透明化”支出
公务卡,是一种特殊的银行“信用卡”。首先它具有一般信用卡的授信消费和支付结算功能。持卡人员外出公务消费时,可以不再预借现金,而是先行刷卡支付。目前暂定的“个人卡”透支额度参考标准为: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为5万元,处级干部每年为3万元,科级及科以下干部职工每年为2万元。
同时,公务卡又具有财政管理的独特属性,即只有财政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时才可以使用,支出要报账时以银行的刷卡记录为凭证。支付信息电子化后,每一笔消费记录都可以通过银行查询,持卡人员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出差回来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根据银行的消费记录,在核实为真实交易时,将报销款项直接划入该工作人员公务卡账户中。
公务卡不仅方便了公务消费的小额支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公务支出信息统一纳入动态监控的范围。使用公务卡后,银行每月提供给单位的对账单上,将清楚地显示资金开支情况:领导干部每笔钱是怎么花的,花了多少,在什么地方花的,都很容易查到。利用支付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公务卡可以清楚地记录消费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便于相关部门实行动态监督。
比如,某个财政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出差前,去财务预支了1万元,但实际只花费了7000元,为了补上3000元的差价,他会要求多开或者虚开发票。使用公务卡后,他只能报销刷卡的费用,财务根据银行的对账单,核实真实消费的具体时间、地点,才能予以报销。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推行公务卡制度,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位现金支付结算,强化财政动态监控。推行公务卡制度,无论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还是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我国早在2003年就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公务卡。2003年6月,天津市全市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各区县财政局大力推行公务卡。到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银监会和外汇局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推广公务卡。至近日央行与财政部联手推广公务卡,公务卡在中国已走过了近5个年头。
中纪委、中科院、宋庆龄基金会将在今年开始首批试点。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财政部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08年在所有的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并逐步扩大到各地,争取到2010年前在所有中央预算部门和省、市两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进公务卡管理。
“电子化”监管
与现金提取的方式相比,公务卡的推行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但是,将“防腐”和“防止公款滥用”的希望寄托于公务卡的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说到底,公务卡只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有些行为不是公务卡能监督到的,更何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务卡能不能起到作用的关键还是在于监管力度。
比如,某个公务员去结算招待费,完全可以在卡上多支出些,再由饭店将多支出的部分用现金返回给本人,或者商家给回扣致使隐性腐败,即使来查公务卡上的支出情况,也未必能发现问题。
情况一:在北京市郊某度假村,拥有温泉和餐厅等高档设施,每人每天需要花费数千元。尽管这里的消费不低,但节假日通常都客满,前来“开会”的单位络绎不绝。由于现有的预算制度公务员或者领导干部的裁量权过大,没有具体核定支出总量,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公务行政腐败。
情况二:某些地方私设小金库,以“考察”为名出国观光,以开会为名游山玩水,甚至“私人消费,公家买单”。公务消费制度的资金来源是预算内支出,而预算外资金无法管理,更难以监控。
按照目前我国的财务体制,政府财务除了预算内部分,还有非税收入。这部分预算外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政府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罚没收入、土地出让金等。预算外收入就像地方的“私房钱”,监管空缺难以控制。一部分专家认为,如果不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在遏制公款滥用与腐败问题上,公务卡是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如果不能触及现有的预算制度,推进公务消费改革,解决公务员或者领导干部的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增加公务财务支出预算的透明度,这些浪费和腐败行为很难解决。
逐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制度建设,包括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制度、预算审查和监督制度,预算执行以后的审计制度,每一个项目,每一笔开支,都要接受各级人大的预算审查和监督,才是从源头防腐的关键。
公务卡的推出只是提供了一种防腐手段,反腐败效力如何最终还是要通过对公务卡使用的严格监管来实现。
公务卡
所谓公务卡,是指由各级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的信用卡,将采用以62开头的标准银联卡。
操作方式: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