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捅开党政机关行政成本监督死角
来源:天山网 更新时间:2008-10-07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寻寰中,在10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文指出:当前,党政机关在整体上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节约观念不强三个方面。(中国新闻网10月2日:《国务院机关管理局副局长:当前机关行政成本过高》,原文附后)

    对党政机关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寻副局长的这番剖析应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其中,在写到监督约束体制不健全时,他画龙点睛般的表述颇堪玩味:目前,我国行政监督的惩戒力度不够,审计、监察等部门,对党政机关行政成本的监督比较软化,容易形成“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死角。

    当前,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新华社2005-03-09 :《我国行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有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每年仅公款吃喝超过1000个亿,公车消费超过1000个亿,加起来几乎可以修一个三峡水库了。(南京晨报2004年07月20日:《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年超两千亿》)所以如此,显然与寻副局长所说的“监督死角”是分不开的。

    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不仅加大了财政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而且挤占了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怎么办?即然上级、同级和下级对机关行政成本的监督,都“不”字当头,心存疑虑,那么,惟一的路径只有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与民主监督了。

    在我看来,党政机关在运行成本方面,必须恪守这么几个“花钱”程序:其一,每年年底做好部门下年度行政成本预算,并将相关项目、数据公之于众,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与建议;其二,将经过当地人大审议、同意的预算方案,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媒体或以政府公报形式予以发布,以利接受公众监督;其三,对超过成本预算,且违规情节严重的部门“一把手”,严格依纪依法进行行政乃至司法问责。

    其实,这么做的好处,为官之人比谁都清楚,只是由于行政成本监控涉及到部门和个人利益,所以大都揣着聪明装糊涂,不愿将这方面权力放到民主监督的笼子里去罢了。而事实上,在理论上说一千道一万,都远不如打破数十年来,对党政机关运行成本秘而不宣的普遍做法,让朗朗阳光驱除某些“监督死角”存在的无奈与迷茫,特别是那些在官场历久不衰的潜规则!


    徐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