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中国计算机报》高级副总编 郭旭
论坛嘉宾:
林明宪:美国圣伯纳地诺加州州立大学信息和决策科学系终身教授、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和克莱蒙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曾担任美国很多大型项目的首席战略分析专家
王汝林:我国著名实战型的电子商务和网络管理营销专家、信息化专家
吴秋枫: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评审委员会的特邀专家组成员,曾在美国艾昂管理咨询公司担任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咨询顾问
刘东升:科技部信息资源整合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主任、北京神州宏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在德:北京大学CIO论坛首席顾问
彭波:北人股份公司计算机中心主任
谁来主导:用户、CIO
郭旭:其实信息化项目非常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用户企业、软件供应商、集成商、咨询公司等。各位专家,您们认为,这几方应该怎么进行分工?由谁来主导?
高在德:我认为,提高信息化成功率最关键的一点是企业应掌握信息化的主动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很难。
怎样才能掌握信息化的主动权呢?一是企业应有一批包括CIO在内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企业应建立起自己的信息资源基础标准。
林明宪: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建设项目。
在美国,CIO在一个公司供职的平均时间仅是18个月。原因有两个,一是CIO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要懂得政治、管理、战略、技术,经济与组织行为等,问题是,这些都会了,往往就不想好好呆下去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人做不好被公司炒掉了。
相比较而言,CIO是个全新的职业,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职位至少都有100年的历史了。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才50多年, 并且CIO是一个相对新的职位,所以IT人员和他们(高级经理) 还是有“代沟”的,因为CEO和董事长对IT还并不了解。
人们都在谈,ERP的实施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然而真的是企业老板在做吗?当然不是,是CIO领导的一批人在做或者是由企业的信息部门在做。
CIO在公司职位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也直接决定他们能不能做和战略相关的工作。国外的CIO一般都是董事会成员。既然企业要对自己的信息化负责,一定要企业在做。如果企业没能力做,就要找第三方来做,这就是外包。这相当于OEM,但是用户企业必须对外部资源很了解;同时第三方也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企业的CIO要决定是不是先做个总体规划,建立企业架构、政策、原则、标准,进行衡量和评估,要做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没准备就“做手术”是很危险的。
郭旭:其实CIO应有协调和沟通能力,这其中有比如公司政治的敏感度、对内耗的协调能力。
王汝林:这是个权利分配问题,信息化涉及到公司内部的政治。
事实上,相当多的企业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但上了信息化,就期盼信息化能把所有矛盾全部解决掉。所以说,有些企业信息化是超载的、超负荷的,企业的信息化部门要去完成改制留下来的很多问题,那是相当困难的。
比如,天津一个毛纺厂,有四任厂长供职期间都想“动手术”进行改革,但都没有进行。因为纺织系统的问题牵扯到一些行业主管的权利问题。最后有一任厂长进行了改革,结果这位厂长也离职了。信息中心主任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是“上头的意思”。所以,原来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没解决,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难度非常大。
郭旭:各位专家认为,怎样才能提高CIO在公司的地位?
吴秋枫:从项目经验来看,在沟通和提高地位上,CIO和销售人员是一样的——要让企业领导了解你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有的领导不了解,把信息中心放在财务部门或者职能部门下面。我们的建议是,如果将来进行事业部改造,进行组织管控,必须把IT部门独立。因为在进行了组织扁平化后,信息就是权利,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权利,而企业老板必须做到坐在电脑前,全企业的信息都能看到。
比如,企业财务部门往往是最早上信息化的,它很可能成为全面信息化的阻挠力量,比如ERP中的财务模块可能要代替原来的财务软件,这就会影响到财务部门。但企业需要发展,没信息化就不可能支持全公司的营销管理。
企业老板最感兴趣的是权力。如果IT部门不独立,各个部门上了信息化后,企业上层有可能被架空的,特别是集团企业高层,根本掌握不到信息。所以,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说服企业老板。
彭波:其实CIO在很多企业里要提高地位是很难的。信息化最大的阻力在哪里?在企业的中层干部,在部门主管一级,下面的员工看领导的。部门主管有信心推广更好,但部门信息被别人知道了他们往往有危机感。怎么解决信息分享?就是需要组织的政治强制能力。
王汝林:民营企业奥克斯公司上信息化的时候,决心非常大。CIO对IT部门的员工说,“信息化上不去,我先辞职,但在我辞职之前,先把你们辞退”,这个压力一下就传递下去了。
老板说:“你们先别找实施厂商,也不要选方案,先去调研那些失败的企业。每个人调研8到10个企业,研究这些企业为什么失败,研究透了,我们再上信息化。”
这成为他避免失败的最大原因,他们从研究失败开始,通过调研和总结,绕开了这些陷阱。
信息化建设中,用户、软件商、咨询公司的意见相持不下的局面经常出现,但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究竟谁来主导信息化建设呢?
如何决策:战略选择
郭旭:信息化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国外经常进行信息化的最佳实践评选。我国信息化走到现在这个阶段,最缺的就是实践,不应再盲从和盲动了。如果想建设好信息化,第一步就应该制定战略。
吴秋枫:其实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战略是什么?就是解决企业最根本、最基础、最长远性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远景。为此,企业要定位,并定义如何追求未来做到最好,要解决哪些问题。事实上,问题不一定要通过信息化来解决。如果一定需要信息化解决的,那就上信息化系统;如果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就要别的手段去解决。
这个决策过程的关键就是建立一个平台——战略选择。以前,人们总是认为CEO制定战略并是执行者,CIO是来配合的。其实,战略是企业团队决策出来的,需要全体员工自下到上的出谋划策。
在我看来,首先建立一个“贵族制”。“贵族”是公司里有智慧、知识和经验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特别是企业的中层,也包括企业的CEO 和董事长。他们能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建立这个平台之后,首先要跳出信息化这个圈子,找出下一个阶段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探讨是否需要上信息化;如果上了信息化,怎么解决问题。这就能够定义上信息化成功与否的标准了,也就把IT和企业战略建立了对应关系。这就是战略选择。
郭旭:其实企业战略有很多选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没有固定的规范或者规则。
吴秋枫:这里需要澄清和强调一个概念,战略不能“制定”,只能“形成”。
“战略形成”和“战略制定”是两回事。“制定”主要是针对企业外部的分析,而“形成”则是指的是企业自身的定位。战略形成是企业自己为主导的,根据是企业的资源、能力、文化、价值观,因为企业能力不是由外部的人来决定的。
郭旭:企业战略形成之后,基本上明确了需求。在西方国家,在确定需求方面,有什么经验或理论可以借鉴呢?
吴秋枫:最近首次由林明宪教授在中国及美国对信息化领域进行类似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研究,他把人类的需求理论应用到信息化当中来。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需求满足层次的被关注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层面的需求是分等级的,也是分阶段的。根据这个理论把信息化导入。
彭波: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信息化的主动权肯定不能完全外包,即使是外包也应该是阶段性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必须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系统要长期运行。
盲目跟随与推崇,使得信息化建设身陷沼泽,追其原因,企业用户往往没有做出战略选择就盲目上马。
如何规划:企业架构顶层设计
郭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总体规划本来很好,但企业成长很快,变化也很快,顶层设计可能保证其成功一年,可到了第三年,再增加新的项目的时候就不能承载了。
高在德:顶层设计通俗地讲,就是战略规划与信息化对接设计。通过顶层设计,企业在充分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企业的信息资源基础标准,并且建立起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从而为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奠定共享的基础。
很多信息化的败因,与顶层设计有关。
林明宪:企业开始上信息化,很多是部分实施,比如先上进、销、存系统。如果纯粹是为了提高效率,和管理的手段关系不大的话,完全可以上,但有些企业是不适合上的。
另外,应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1996年,美国的联邦机构就有立法,所有的联邦机构都要有企业架构。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立法?因为当时很多IT投资金额太大,失败率也高,所以美国政府、企业界、研究机构一起提出了企业架构。
美国大概40%的企业都有企业架构。比如数据整合,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来了。
企业架构是企业的基本方针,和企业的战略相配合,可以帮企业整合很多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但到底怎么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式。
郭旭:谈到规划,现在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如果现在去问企业规划是什么样的,企业都会说有,但都不很明确。
吴秋枫:对,因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更不是企业架构。大部分的规划只是对现在的规划,解决现在的问题。
企业未来变成什么样子,数据是不一样的,企业应仔细分析。不能为了现在上ERP去买服务器,要考虑到将来可能上CRM、CAD等系统。
林明宪: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叫做“我们从来没计划过怎么失败,但一直都在做着失败的计划”。我们所说的企业架构最主要的几个组成部分是:数据、技术和应用,这就包含了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同时要标准化、可匹配。
郭旭: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之后,用户需要从战术的层面去考虑怎么操作了,如何找合作伙伴做咨询和实施,如何找工具等。
刘东升:在顶层设计这一块,钱学森教授的系统工程学里面有很多很朴素的理论可以拿来借鉴。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找到一个方法,让用户能够参与到这个顶层设计上来。设计公司应该走到用户当中去,听取用户的意见,并让用户参加。而具体方案应该是用户确定,用户应当有最大的主动权,因为他们最懂业务。
林明宪:设计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举例来说,先形成战略,再建立架构,并设立标准。标准包括数据、流程和技术。假如明天这个目标变了,有了这些基础的数据和标准可以配合新的目标迅速达成。
郭旭:作为用户,彭主任有什么心得体会?
彭波:实际上,一个用户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把未来的很多系统一次全部上线,在对户企业定战略的时候,要想清楚未来要上什么系统,怎么分阶段。我非常反对一下子上很大的复杂软件,即使软件做得再好。关于顶层设计,流程和信息化要设定很多参数,要有柔性,当企业成长以后,或者上新系统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参数来调整。如果总是找软件供应商,会很麻烦。
郭旭:各位专家认为,企业CIO如何实现战略层面的整体设计,怎么提高成功率?
吴秋枫:根据林明宪博士的信息化领域里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我们已经有一个工具,也是战略形成的方法论之一,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架构(EA)。
我举个例子,拿破仑二世给当时的建筑师奥斯曼下了命令,“把巴黎建成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这对应到企业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首先做规划,要有街心公园、喷水池、林荫大道,工厂应该远离城市。对于用户企业而言也是一样,企业需要什么,不管是软件硬件,全列举出来,然后再划分归类。
可以说奥斯曼非常有前瞻眼光,即使今天,巴黎再朝外扩张,也很容易。奥斯曼将所有的钢铁工业规划建在离巴黎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地下全是标准化的管道接口。
这和企业一样,企业的目标可以变化,以适应各发展阶段,但基础设施、基本架构、基础数据都应该有。我认为这是目前我国企业要加强学习的。
“我们从来没计划过怎么失败,但一直都在做着失败的计划”
如何实施:变革管理与培训
郭旭:企业上了信息化系统之后,会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各位专家认为,应该怎么去巩固系统呢?
林明宪:上ERP和信息化都是对企业“动手术”, 涉及到企业的变革管理,还牵扯到人员的因素,从上面的老板到下面的员工,都要支持和了解。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架构很重要,技术并不是重点。变革管理的关键是做好培训。
吴秋枫:如何确保系统的成功,那就是培训再培训。 比如ERP,不管是直接上现成的,还是二次开发的,所有的系统都是人员在操作。所以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要培训和配合,这其中包括知识和技能。
培训也分等级,培训完了应发张问卷给员工,调查能不能理解。最重要的是应用一段时间再进行调查,因为这才能检测到能不能把学到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去。
不管是供应商还是用户,首先找到企业最该解决的问题。这个找问题的过程是个双赢的过程,只有用户成功了,才能说软件厂商成功,也才能说明实施方成功。
林明宪:另外,国外很多企业有个机制叫“业务不间断运营”,就包括风险管理体制在里面。事先他们就会评估,哪一个子系统不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且有相应的对策。
确保系统的成功运行,必须对用户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再培训。
抛弃定制:以正视听
郭旭:目前,很多企业认为,有的用户没那么多的需求,不需要太多定制。理由是软件解决企业80%的问题,剩下20%的问题应通过另外的服务或用户自己去解决。各位专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秋枫:其实这违背了ERP的概念,ERP是一个资源和信息整合的概念。没有管理在里面,只是提供了标准的工具,提高了效率。从信息化整个过程来看,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但条块分割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
王汝林: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比如先上电算化财务软件,再上ERP,再上别的系统。在ERP系统里,所有的原始数据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而电算化财务软件的数据是手工输入的,两个数据不可能联到一块。如果能碰到一起,那绝对是假账。
林明宪:作为供应商,产品能提供什么,不能提供什么,必须明确,避免误导用户。
彭波:如果一个企业的一套账,一部分放在软件里做,一部分还让手工操作,用户绝对不能接受。因为这样反倒是把事情复杂化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大企业。
企业认为,用户的需求不多,不需要太多定制。已经违背了ERP的本身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