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2时,第8号台风“凤凰”在福建省福清市东瀚镇登陆。29日7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26.5度、东经118.4度,就是在福建省南平市境内,中心气压98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0级,风速25米/秒。从28日上午开始,福建省降雨加强,特别是中北部沿海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为防御“凤凰”台风带来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启动防灾预案,落实防灾责任。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相关防灾、避险短信。台风暴雨信息和防灾要求在第一时间通知到了乡(镇)、村(居)以及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级协管员和危险区内的群众。
发送防灾、避险短信,只是福建省“金土工程”建设的一个成果而已。作为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省级试点和“金土工程”建设试点省份,从2001年至今短短几年,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建设用地网上审批、省级采矿权网上报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网上申报立项、建设用地供地电子备案与在线监控、建设用地预审与规划修改网上审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在线监控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交易; 建立起一套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和在线监控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省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7年11月,全国“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现场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福建省政府领导和各省市国土部门的好评。
山地大省的土地任务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由于面对宝岛台湾,毗邻港澳,靠近华侨、华人集中的东南亚地区,地处经济迅速发展的亚太经济圈中部。随着太平洋经济时代的逐渐到来,这一区位条件将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 在加快开放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土地需求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著。
因此如何管理好有限的土地,同时又为社会建设提供土地方面的支持,成为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006年,福建省政府向各设区市政府下达国土资源工作政府目标责任(2006~2010年)。省政府明确,责任单位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2010年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按规定落实到图册、地块和农户;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审核或审批用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年度耕地占补平衡; 严格按矿产资源规划和最小开采规模设置矿业权,无证非法采矿查处率达100%; 切实推进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考核期内已批建设用地供地率达70%以上,闲置土地依法得到处置,2007年度辖区内矿山企业“三率”考核合格率达90%左右。
2006年10月,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专门成立了金土工程办公室。按照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期总体框架,结合《福建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和《福建省“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有关要求,统筹规划、编制了《福建省“金土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设方案》,明确了福建省“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目标。重点部署研发覆盖全省的5个应用系统,安装集成国土资源部下发的10个业务系统,进行5个数据库的建设,同时开展省厅和福州、厦门两个试点城市的“金土工程”应用系统联网建设。
从应用需求开始掘“金”
“金土工程”建设给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高了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决策水平。据了解,覆盖福建全省的省、市、县建设用地的审批、采矿权审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供地电子备案与在线监控以及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交易等许多业务都实现了网上操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也投入了使用。
据了解,2004年以来,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坚持以“用”为核心,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省情和业务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针对国土资源行政审批业务具有审查环节较多、审批时间较长、材料复杂多样等特点,开发了福建全省建设用地报件网络审查系统,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一律通过该系统报批用地。全省84个县(市、区)全部实现网络上报建设用地报件,省厅和9个设区市直接在网上会审,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审查信息。“我们现在一个报件走到哪里、谁在批、批示内容、提出的意见等,关于报件流转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实时查看,把以前的串联流程改为并联,大大地节省了审批成本。”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主任高志宏介绍说: “省厅和市局用地报件审查规定时间从原来的15天,分别缩短为5天和3天,一旦超过时限,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这保证了各部门、各办理人员能按时完成任务。”
在建设用地报件网络审查的基础上,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进一步严把土地闸门,开发了建设用地预审与规划修改系统,全省省级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修改报件一律从网上审批,市县级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修改结果数据一律从网上审批,市县级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修改结果数据一律从网上报备省厅,提高了省级建设用地预审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福建省规划数据的现势性。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对采矿权的管理,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专门开发了省级采矿权网络审查系统。通过演示,记者看到,该系统实现了对划定矿区范围、采矿权新立、变更、延续、注销等五项业务的网上申报、审查。有了这套系统,采矿权申请人可随时在当地国土资源局了解采矿权报件的审批情况。办理结果及时公示,接受监督; 同时规范了程序,提高了效能。会审环节由“串联”改“并联”模式,并限时办结,由原40个工作日缩短为29个工作日。而且全面实现纸质材料电子化,大幅降低行政办公成本,减少采矿权申请人来回奔波于县、设区市、省之间的多方面费用。
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网上申报系统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在线监控系统,则对全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立项、设计审查等实行网络管理; 同时通过对银行资金流向数据和项目业主填报数据的交叉稽核,有效防止挤占、挪用和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为了实现对建设用地项目的批后监管,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还建成了全省供地在线监控与电子备案系统,该系统具备供地管理、存量土地管理、房地产用地管理等功能,实现了对全省1999年以来的各类供地项目的追踪管理、查询分析。
由于山地面积比较大,同时又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光顾,福建全省地质灾害发生率比较高,为了减灾避险,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专门研究开发了地质灾害信息与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区域性地质灾害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等为一体,将地质灾害预报、评估、分析与GIS技术相结合,以“区域地质灾害自动化预报预警模型”为基础,实现地质灾害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此外,在“金土工程”的框架下,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还建成了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报价和竞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交易系统、福建省国土资源公文网上传输系统等一批系统,它们在福建省国土资源管理中都得到了应用。
采访中,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建设“金土工程”、推进福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福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都是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向导,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从需求上找切入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到边研究、边开发、边建设、边应用,建成一个用好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这样才会在应用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涉及多方面内容、多个开发领域和多种业务类别,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我们觉得只有集中资源,整合力量,抓住重点项目,全面应用,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少走弯路,确保信息化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我们以建设用地报件网络审查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在规范建设用地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搭建了全省国土资源网络平台、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国土资源安全认证体系等四大基础性平台,提高了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省厅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着力加快其他项目的建设速度,最终建成采矿权网络审查、国土资源公文信息传输等一大批应用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容和范围才不断拓展,满足日常业务管理的需求。”高志宏道出了福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奥秘。
基础保障机制得力
据了解,福建省“金土工程”一期能在短时间内成功投入日常工作,一方面是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抓住了日常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矛盾,着力解决急需建设的项目; 另一方面是,在硬件方面,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夯实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同时在软件方面,规范了管理,健全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相应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人员。
2004年,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在数字福建政务信息网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建立了覆盖全省90多个节点的政务信息网络,实现了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互联互通,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局域网都接入该网络平台,建立了全省国土资源数据传输通道,加强了平台安全体系建设,实现了内外网物理隔离,为应用系统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建成符合国土资源业务特点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此外,信息中心还统一搭建了两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符合国土资源业务运行、数据存储的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县级作为应用终端将数据统一存储在市级单位,省、市两级通过交换程序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共享。
同时,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还注重发挥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通过“金土工程”等项目建设,已完成覆盖全省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建设,沿海各市、县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数码航摄影像数据库; 完成全省1:10000、1:50000地形数据库和1:500000、1:250000地层构造、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等数据库和全省各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库、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专题信息库建设和整合改造工作; 完成了省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省级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库、矿业权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等整合改造工作。此外,还建成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地质资料目录等数据库。目前,有关数据成果已全部提交省厅信息中心。这些基础数据库的建成,为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管理往往是一个信息化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为保证每个电子政务建设不流于形式,不半途而废,做到项目管理有据可依,项目工作有序开展,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项目管理规定》,对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厅业务处室和信息中心负责开展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厅信息办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邀请数字福建有关专家论证,并报省发改委立项审批。对评审通过的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确定项目实施单位。信息中心在项目实施前必须编写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经厅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报厅务会审定后执行。项目完成后,由厅信息办组织审查验收。对于交付使用的项目,信息中心配合相关部门制定系统使用、运行、维护制度,经过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后,交付相关业务处室使用管理,具体系统运行与维护由信息中心承担。
“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关键是人才”,通过“金土工程”的建设,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网络构建、系统研发、推广应用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我们在推进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一期和二期、地质灾害信息与预警系统、金土工程一期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努力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省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的占22%,工程师及硕士研究生占45%,全体干部的文化程度均在本科以上,所学的专业主要是信息工程。同时,我们坚持在开发中锻炼人才,在应用中培养人才,每一项系统建成后,都及时组织培训,让管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系统操作技能,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服务水平。”高志宏最后总结到。
金土快讯:“金土工程”一期项目完成初步验收
10月12日,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通过了专家组验收,标志着历时两年、涉及全国65个节点的“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圆满完成; 同时也意味着,“金土工程”二期即将拉开帷幕。
“金土工程”是“十二金”(金税工程、金关工程等)之外,第一个正式获准立项的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重点面向资源监管、调控与服务的国家目标而开展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和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是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和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试点示范建设。
国土资源部和64个单位分别自行开发了建设用地审批、建设用地预审、矿业权管理等应用系统。国土资源部实现了4类15项行政审批业务的网上运行。至今,共接收4类行政审批报件2551件,其中,建设用地预审项目461件,建设用地审批项目513件,采矿权审批项目301件,探矿权审批项目1276件。此外,还统一开发并部署了建设用地备案系统、土地供应备案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系统、矿山开发利用统计系统、执法监察系统、数据在线综合分析展示系统、区域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系统、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分析系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系统、全球重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系统及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完成覆盖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7个试点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等18类数据库的整合,以及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异地备份中心建设。
在一期建设成果基础上,“金土工程”二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在一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土资源监管技术体系应用覆盖范围,着力提高国土资源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立国家、省、市、县全覆盖的四级联网业务化运行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文/许泳)
■ 本报记者 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