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成为信息化中的主角,也是潜在问题最多的领域。9月22日,以“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在京举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高峰论坛演讲时指出,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农业信息化的瓶颈 在各个领域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农业信息化还停留在表面层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显然,这与中央连续两年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政策不匹配。 根据相关统计报告数据,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直接向农民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全国80%的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实现联网。但农业信息化中的问题也是俯首即是。比如,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计算机的普及能力不够,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掌握计算机技术往往是奢谈,整体素质低令人担忧。此外,中国农业网站数量甚至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但却没有发挥实际效果。 同时,产业化程度不够也是一大门槛,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就难以有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因为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获取信息费用,这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来说,权衡之下,显然不可能在信息方面有大的投入。所以,很多信息化的努力都是隔靴搔痒,“面子工程”居多。而且,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表现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 信息化武装农信社改造 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资金输入口,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当其冲。打造综合业务系统,健全信贷服务体系,发展新型业务是农信社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对农信社信息化的理解上,内蒙古自治区深化农信社改革办公室副主任王中新表示,农信社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信社业务拓展的主要因素,对于新成立的省农信社联社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文化。 据记者了解,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与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开发建设的“金融支付结算平台”成功上线。自此,柜台可以办理储蓄存折业务和卡业务在全省进行通存通兑;通过与银联相连,使入网联社可以受理外系统卡,以及农信社卡在外系统使用,支持农信社持卡人在全国范围持卡购物、消费。而这在以前农信社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不能互联互通的情况下是办不到的。系统投入生产后,全区农信社通过数据交换中心的业务量日均达到5000笔,金额近10亿元。而之前,日均业务千笔,交易金额3亿元。 赛迪顾问赵刚博士也对记者表示,农信社信息化虽然起步晚,却可以借鉴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省联社的数据集中建设、新一代的综合业务系统等都已经有成功的应用参考模式,这使得农信社信息化在管理理念和业务功能完善程度上,基本可以达到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但要解决农信社信息化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农信社信息化还要有战略性的思考。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农信社一开始就缺乏信息化意识,不敢大动手术,这也是农信社信息化中的拦路虎。 农业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其实,农信社在信息化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看做是农业信息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农信社信息化的研究就可见农业信息化中的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农业信息化中的最大门槛,在农业水平、基础设施等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如何让信息化的成果惠及普通百姓是根本问题。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产部部长王旭东也表示,“最后一公里”的突破相当关键。比如,现场展出的“长风电脑”虽然号称农民电脑,但一两千元的价格还是很昂贵,特别是在农民收入较低、负担重的前提下,推进更会缓慢。 一位现场展示“村村通工程”产品的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农村铺设宽带网和用电话线上网,价格和成本上都很高,相比,电力线在农村相对来说是一种“闲置”资源,可以用电力线上网的方式化解这个难题。但PC的成本负担又如何解决呢? 可见,农业信息化中“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不突破的话,其他很多问题都是奢谈。另外,也有专家的观点一针见血:目前的农业信息化是由上至下被动推动的工程,而不是由下至上的自发需求引导,这说明整个农业资源配置和市场化程度基本上按兵不动,片面地去追求信息化程度就容易变成空中楼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