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宽带成农村信息化发展热点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08-10-31

 
    在近日举行的国内首个“光纤接入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光纤接入是中国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对于三网融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强烈的利好信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讲话中提到,要推进农村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三网融合,加快农村宽带建设已成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三网融合助推农村信息化

    2008年8月15日,随着无线宽带网络通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五道岭子村,宁夏2362个行政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

    宁夏大胆提出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三网”融合的设想,确定以宽带作为多业务承载平台,在一条入户网线上为用户实现上网、打电话、看有线电视等多种业务的IPTV发展模式。政府通过恰当处理产业链核心的价值关联,使宁夏首先在全国突破“三网融合”部门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障碍,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同样,在山西,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合作,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出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新“村通”模式。三网融合不仅加快了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速度,而且让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早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生活。

    近年来,农村的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进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电话网基本覆盖到行政村,92%的乡镇开通宽带,部分行政村也具备了宽带或窄带上网能力。农村电话网与互联网双双发展、相得益彰,构成了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渠道。

    光纤接入推动三网融合

    关于加快光纤接入对三网融合的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光纤接入是基础设施,有利于加快普及宽带网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对于三网融合有很大推动作用,有利于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光纤到户,不仅将成为促进我国实现“三网融合”,普及宽带网络,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基础;而且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规模超数千亿元的新兴产业。

    目前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即铜缆接入和光纤接入。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前期主要以铜缆接入为主,采用DSL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但DSL方式能够提供的带宽非常有限。

    另外,光纤到户不仅能提供更大的通信带宽,且能让多个运营商通过一根光纤平等接入到用户,这既可以让用户拥有真正自主选择网络运营商的权力,也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发展光纤到户将加快我国实现三网融合进程。

    光纤接入需要国家支持

    近年来,国外对光纤接入的研究和应用已经相当超前,且发展迅速。与国外相比,我国光纤接入起步较晚,用户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业务与应用创新,以及全球标准制定的话语权等方面比较薄弱;并面临体制和管制、政策和成本的问题。

  为推动宽带市场竞争,欧盟以及日本和韩国的政府认为基础电信运营商有必要承担起建设光纤接入网的义务。欧盟认为,确保下一代宽带网络在接入上面向所有运营商平等开放非常有必要,政府对此不能无所作为。日本和韩国已经规定,基础电信运营商有义务向其它运营商开放光网络。

    作为宽带最先进国家日本,政府给与运营商极大的支持建设宽带。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呼吁,对宽带化的发展,需要有国家宽带化的发展战略,而不是运营商;国家需要有政策支持宽带化的发展,宽带化推进下一代的网络发展,宽带化需要体制改革。

    此外,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光进铜退”具有重大影响。出台促进FTTH的政策及相应的优惠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创造一个有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重视内容及内容提供商的建设,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国情的、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服务内容。这些合适的政策支持,必将大大缓解发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