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锐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开展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土资源部门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与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决定》精神,特别是坚决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激励机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深入了解我国农村改革始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历程。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农村、农民无私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农村的改革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一角。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迅速推向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2年后,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以立法形式稳定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004年后,国务院出台3个文件,要求严格土地管理,严把土地闸门,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30年间,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正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尤其是最近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种田不要交税,而且种粮还有补贴,农机购置还有补贴等等。另外:免除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普遍实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民生产更安稳,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异常的高涨。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和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二、深化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国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今天,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看,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积累改革 经验、拓展改革领域、完善改革措施,推进全面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应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农产品供求格局、农业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农业对外开放局面发生深刻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通过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们从全局上统筹谋划、从战略上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必然选择。
三、结合全会精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要把国土资源工作特别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跟进,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党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指明了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当下,最关键的是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首先,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精神。一是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坚持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二是坚决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制度,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做到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四是明确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五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六是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积极探索,特别是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探索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要按照《决定》关于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推进各项改革试验工作,特别是要以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载体,在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落实耕地保护目标、提高保障发展能力、规范国土开发利用秩序、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先行先试。当前,重点是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节约用地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严格规范承包地流转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严格宅基地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通过各类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形成耕地得到切实保护、各类用地得到基本保障、土地资产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格局,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为全国创造鲜活经验,提供典型示范。
第三,稳步推进,着力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各项改革都必须统筹谋划,整体设计,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推进制度创新,要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规范,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要把突破现行法律法规但又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做法,通过调整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法制予以肯定。在耕地保护等重点领域,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积极、有序、稳步地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把改革的成果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修订,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