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 网络问政关键在领导干部
来源:惠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8-11-10

 

    11月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在本报头版就进一步通过《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平台,探索建立网络问政常态机制专门作出批示。批示言简意赅,却直击问题要害,彰显市委、市政府建立网络问政这一全新的民主政治实现途径长效机制的诚意和决心。

    批示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对于网民的意见,要有主动答复和处置的作为意识,不能被动地等批示,并要求建立相关考核机制。

    当前,我市已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是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建设惠民之州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宏伟工程,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探索建立网络问政常态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有序诉求渠道,加强党委、政府与民间的理性对话和交流,集思广益谋划我市发展大计,正是推进惠民之州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发挥网络问政常态机制的优势,更好地调动全市人民建设惠民之州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把更多的惠民决策落实到惠民之州建设的具体行动中,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

    首先,领导干部要有网络问政的理性心态。对网民意见给予积极的答复和处置,虽然表面看来只是工作作风的改进,反映的却是政府治理模式的一个转变。网络问政是信息化时代语境和转型社会环境中,实践民主政治的一条新途径、一个新平台。网络问政具有“零距离”的特征,比如网民的意见,通过“惠民在线”论坛,可以直接得到市领导或职能部门一对一的批示或答复,或者通过每周两期的《惠民在线信息摘报》,直达市委、市政府,因而更人性化、更高效、更低成本。领导干部只有放下偏见和思想包袱,变被动为主动,以理性的心态,积极地接受它、适应它,才能经受住形势变化的考验,才能有效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其次,领导干部要有网络问政的责任意识。事实证明,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广阔、自由和个性化的话语空间,网络世界对公众情绪和民间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立网络问政常态机制,可以形成政府与民众日常化的沟通和互动,促使政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及时疏导民意诉求、化解矛盾,从而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这种维稳的责任,通过网络渠道充分了解民情民意,把握民间的思想脉搏,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只有真正了解百姓所需、所忧、所想,才能在决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和失误,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决策符合实际、顺乎民心,才能更有力地推进惠民之州建设。

    在国内率先探索建立网络问政常态机制,广泛组织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并尝试建立相关的问责和考核等机制,不断地完善它、发展它,不断地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这是我市主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积极建立开放式政府,开展有效社会监督的一种新尝试。我们相信,伴随着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的时代热潮,我市广大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的认识必将不断深化和提升,我市网络问政常态机制也将更为缜密完善,网络问政之花必将在惠民之州建设的宏伟征程上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