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以网上办公为手段促进政务流程再造
来源:信息化建设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董伟俊

   哈尔滨电子政务经历了单机应用、“三网一库”建设、高速宽带网及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在机关办公自动化、社会服务网络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和领导决策科学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哈尔滨初始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建网络、上设备,实现办公“电子化”。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很多单位实现了“人手一机”,办公效率明显提高。但网络应用和软件开发还相对滞后,传统的政务业务流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国家提出“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后,为电子政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电子政务是政府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务流程再造的有力支撑。从2002年起,我们开始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网络和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

  目前,已建成以市政府办公厅为中枢,连接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和驻外办事处共计154个结点单位的省、市、区(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数字城管”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解决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了条块的互动与协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中国·哈尔滨”门户网站、市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网相继建立,为我市打造政府电子化、城市数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初,我市新一届政府组建后,明确以电子政务为手段,加快政务流程再造的总体思路,电子政务工作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张效廉市长、姜明常务副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办公厅发挥综合部门的中枢作用,全力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应用,以网上办公为突破口,打一场“一覆盖、三延伸”的攻坚战:第一步是在办公厅内部开展信息、文件无纸化传输,实现“一覆盖”。第二步是请各位市长在纸质文件上签批意见,工作处负责录入网上办公系统,实现“第一延伸”。第三步是由各位市长亲自进行网上签批文件,实现“第二延伸”。第四步是利用协同办公系统在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市)间进行文件流转,公文审批运转单轨制闭环运行,实现“第三延伸”。

  政务流程再造必须要有突破性的变革,而不是将传统流程机械地搬到计算机网络上运行,更不是传统流程的简单建模,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生产出电子产品和电子服务,改良行政办公流程,否则网上办公的高效、快捷将无法实现。为此,我们将传统公文办理中重复送转文件的“米”字型结构,改为网上串联周转的“一”字型结构,同样一件公文,过去平均需要20余步,现在只要10步便可完成。

  为了方便在出访、开会、接待等政务活动中也能够批示文件,我们为各位市长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无限上网卡、手写板等办公设备,并将他们住宅的微机和办公室办公系统互联,实现了远程移动办公。我们建立了服务跟踪制度、走访制度和24小时随时响应制度,随时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另外,我们定制了办公自动化友好办公界面,将常用批示意见录入系统,简化了操作和审批程序,编写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手册》和《市政府领导网上办公简易实用手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我们始终秉承着政务工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注重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规范运行。我们制定、修改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文办理实施细则》,规定了网上办文的程序、步骤、方法,以及电子公文和电子批示、签名的合法性,制定了定期考核和及时通报制度,规范了公文的格式、操作流程,规定了每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和注意细节,使网上办公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目前,我们已实现政府系统非密级公文拟稿、审签、用印、交换等工作的无纸化,非密级公文报送、签收、登记、拟办、批示、反馈、转交办、回告等工作的电子化,并实现了公文运转状态的网络化监控,电子化查询、归档。政务工作流程逐步优化,彻底改变了过去磁盘拷贝、纸质修改、清稿、手动传递、台账登记、人工查阅等烦杂工作。政务工作内容更加透明,与运转公文有关的公文登记人、拟办人员、批阅人员,上到市长,下到工作人员,可随时查询文件运转的状态、编辑修改痕迹、流转记录等相关信息,能做到每一环节都有据可查,全程处在公开状态,一旦发生丢件、落件事件可以及时查找、分清责任。公文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每件公文的运转速度,从过去的平均4-5天提高到现在的1-2天。同时,通过标准化、格式化的模版规范了公文报送形式和内容,有效提高了公文处理质量。办公成本大幅度降低,节约了大量印刷费、耗材费、邮寄费、燃油费等办公经费开支。经初步测算,实施网上办公后,全市每年可节约办公经费开支300万元左右。(作者系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