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亚平
2008年11月13日11:05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而这一战略提出5年来,一向以走在时代前列自居的报业,却似乎在信息化的浪潮中陷入迷茫。以下两组数据表明,报业在信息化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6年,报纸和期刊等传统媒体已经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的冲击,每期印数只呈现出0.79%的微弱增长态势。另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6年,我国全社会互联网新增使用人数2600万,总数达到1.37亿人。报纸与互联网的用户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涨的态势。
从报业广告来看,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根据央视调查公司的统计,2006年中国广告市场容量为2875亿元人民币,较2005年增长18%,而报纸的广告仅增长了4%。
全面挑战
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提出以来,笔者查阅相关文献,鲜见有论述报业信息化策略方面的论著,更未见报业人士集体对这一策略进行认真而细致的思考。原因很明显,报业定位于文化产业,似乎并非“工业”领域。
事实上,工业化正是报业产生与发展的根基,对于这一点,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已经作了论述。在托夫勒看来,报纸等传统媒体大行其道是工业化社会的“第二次浪潮”的产物,因为工业化社会像生产整齐划一的产品一样,向大众传播整齐划一的、大量制造的信息,托夫勒用“纸片满天飞”来描述报纸大行其道的状况,并将此作为工业文明的结构性特征之一。
正因为这样,在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兴起后,报纸首当其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报业的运作总体上分三块业务:内容的采写与编辑、发行以及广告。而这三大领域均受到来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
从内容来看,报业内容一直呈现出分散化状态,以事件的自发状态来组织媒体内容,依据报道对象,报道政治事件划入时政新闻,报道经济事件划入经济新闻,报道文体娱乐事件划入娱乐体育新闻,等等;根据报道区域,将内容又划分成本地新闻、全国新闻以及国际新闻。以此为框架来对内容进行梳理,一个区域发生了一件事,根据其相应的框架纳入相应的版面。
而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对内容的组织,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即前一分钟发生的事件,后一分钟即传播出去,很多时候,传播的信息就是一句话、一个标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板块化的内容组织方式,这种内容不再以事件的性质来分类,而以事件本身来组织。
同时,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内容组织上的专业化方式,也符合信息传播的细分市场原则,而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也在打破传统电视频道内容“大而全”的弊端,增设诸多专业化频道。总之,新兴媒体的内容运作方式正体现了阿尔文·托夫勒所描述的信息化第三次浪潮中的“多样化传播”的特点。
除了内容组织方式之外,互联网的传播是互动式、开放性的,公众可通过论坛、博客等多种方式来发布自己对某些事件与现象的见解,而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其内容传播都是单线的,而且媒体居于话语强势地位,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精英主导的特征,但是,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这种精英主导话语权的传播方式,也必将被一种平民化、多样性的大众话语权时代所逐步取代。
而从报纸的发行与广告来看,本文开始所引用的数据已经足以说明,由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报业已经基本处于“慢进则退”的状态。
平台重构
显然,报业进行“信息化转身”是必然的。
遗憾的是,目前报业虽然已经意识并感受到了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但是对做好信息化准备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从内容来看,报业虽然吸取网络媒体在内容组织上板块化操作方式的经验,开始对新闻事件集中版面进行报道,但是,其内容分布仍然维系着原有的本土—国内—国际的区域化分配格局和时政—社会—经济—副刊等内容分配套路。
其次,从广告经营来说,报业没有充分构筑网络化、信息化的平台来拓展自身的业务空间,仍然靠着报纸的广告收入来支撑报纸的生存,随着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条路将越走越难。
从根本上说,报业仍需从理念上认同信息化转身的必要性。
在新闻操作理念上,报纸仍然持有精英主导型的思路,内容提供仍以新闻从业者自身的爱好作为新闻价值的取向,只是迫于生存需要,为增加可读性,而多增加一些家长里短、爱恨纠缠的社会故事之类。而随着信息化时代互动双向传播方式的逐步普及,新闻的控制权已经逐步由新闻提供者控制转向了由新闻受众控制,即新闻也必须适应“大规模订制”的新需求,“大规模订制”释自英文“mass customization”,也就是说,在信息化时代,新闻的操作流程必须完全“顾客化”。
这一点在互联网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博客大行其道,任何一个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人都可以开博,同时互联网也专门有博客专栏,这些原本的信息接受者,已经摇身一变为信息提供者,只要其提供的内容有足够吸引力。
所以,报业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本质:新闻传播的方式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接受者在传播中的地位正在日益提升,并越来越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报业必须沿着以下的路径探索进行信息化转身。
报业必须全面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嫁接,并逐步将主业范围单纯由报纸杂志支撑,转变为由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共同支撑的格局。
在内容上,报业既要提供适合纸质传播媒介的信息,这部分信息以精挑细选及深度、权威为主要诉求,同时又要提供电子介质传播的信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既有的采编网络优势,及时传播信息,并谋求对信息进行板块化、专门化的操作,同时与读者互动,以适应多样性的传播新需求。
在媒体平台的重构上,报业一定要改变唯我独尊的夜郎自大心态,打造跨媒体的传播平台。
打造跨媒体平台的第一步,就是将纸质报纸电子化,通过PDF版等形式将报纸内容搬到互联网上,目前这已经成为各家报社的共识,但是,多数网站传输速度过慢,而且阅读不便,因此,必须利用更新的技术手段来促进电子报阅读的便利化。
第二步,是整合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资源,进行取长补短的运作,改变以报业供养网络媒体的格局。目前各家报纸虽然创办了网站,但是,网站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调动,结果报业仍然需要供养网络媒体,这样,网络媒体仅仅被简化为报业的一种工具而已。孰不知,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应当成为报业新兴的业务增长点,比如在向广告商推介时,可以将网络媒体、手机报的广告发布权与报业打包推介,或者各取其长,既满足广告商对纸质媒体的需求,也满足其对网络媒体的需求,从而弱化其它网络媒体对报业经济来源的冲击,变劣势为优势。
第三步,待报业旗下的网络媒体影响力逐步拓展之后,可以将取长补短式的运作改变升级为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运作,即发挥网络传播方式给予受众的话语空间,在充分收集受众的需求之后,对报业的内容进行重构,提供受众最关心的内容,从而保证报业在目前这种信息主导权逐步交由受众控制的新趋势下,能适应受众的最新需求。目前,国内部分优秀媒体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全新的运作方式。比如南京的《现代快报》将以社区新闻板块与其旗下网站的社区版互动,充分接纳并调动受众的参与。
流程再造
在报业的内部管理上,也必须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构筑报业内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报业内部的信息化已经起步,其中进展最快的当数新闻采编环节的无纸化操作系统,从记者采写稿件到稿件审定再到总编签发、排纸编版及付印,均实现了无纸化操作,但是,目前各家提供的系统均围绕报纸采编出版环节,而对于报社内部的管理流程并无涉及,比如经营部门的广告单填发、广告客户资源分析跟踪、广告经营业绩分析,发行部门的订户资源管理系统、报纸零售监控系统,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业绩考评系统,均没有实现与报纸采编出版的一体化,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报业整体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由于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报业内部的管理流程信息化,对于报业形成快速的市场竞争反应机制至关重要,一个报业的高管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通过采编信息化系统掌握当天的最重头的新闻;通过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了解当天的广告变动状况;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了解当天收支情况;通过发行信息化系统了解当天报纸是否顺利送达订户手头,了解报纸在零售市场的销售状况,并及时了解读者的反应,从而及时将这种反应反馈给采编部门,让他们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导向。同时,在一段时期内,也必须通过系统的分析了解到读者、广告客户增长与流失原因,了解财务收支异动的原因及员工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对于报业来说,其信息化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改变多年的信息传播理念,重构基于信息化的跨媒体新平台,同时又要进行内部管理流程的更新,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竞争需求。
(作者系新安晚报社副社长)
( 2007-08-10 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