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否成为金融危机下企业御寒的冬衣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中国企业更意识到了风险防范之重要性。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用信息化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中国企业御寒的一件冬衣。

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带来了许多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思考。其中就包括,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不对称,以致信息评估失灵、失真;政府监管,信息不灵,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不足;金融创新,信息不透明,风险加大,衍生产品缺乏控制;企业内外效益信息披露不够;对金融信息缺乏分析能力等。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国外企业已纷纷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基地,这也就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导致中国的外需不振,迫使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要加快调整。此外,当前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还可能带来更多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未知风险。

遵循发展规律,当前要使中国企业和产业规避风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成产业升级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最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等措施之外,提升信息化水平,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大融合,亦被提上日程并值得关注。

有专家指出,将信息化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当中,可以优化组织结构,优化管理链条和工艺,不仅能减少在经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可以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和效益。借助信息化,企业还能及早建立风险防范预案。

实际上,目前已有不少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把握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应对策略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转变了发展方式。如通过广泛应用技术,仅天津电力GRPS就减少了人员90%左右,其中成本开支82.5%。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当中的每项活动都有可能降低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给企业带来丰厚效益。

很多企业还通过对信息流的科学及时控制、合理采购和交付,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加速了应收账款的回收。特别是应收账款发生频繁的较大企业,通过适时系统可以了解应收账款的到期时间、余额等等,从而增加资金的流动效应。在生产控制与成本精确控制的集团,信息化实现了资金流、资源流和工艺流的高效统一,精确计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增强了企业效率。

目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化阶段,而对中国而言,一切才刚刚起步,且难以一蹴而就。就这一新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权威人士指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信息化走到目前阶段,企业的一些老总甚至还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去做,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融合。这就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企业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去探讨如何实现或如何去做两化融合方面的事。因此,中国企业应从根本上提高系统柔性,并做好合理IT建设规划。同时,要加强绿色环保,以降低企业能耗为目标任务,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