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经济危机,我们信心在哪里?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5

  孙定  
 
 
接近年底,企业都在清点今年的收成,盘算明年的计划。一家国内著名的IT企业主管告诉我,今年的情况是企业28年历史上最差的一年,企业将第一次面临亏损。媒体上每天都有跨国企业谁家企业裁员多少、谁家下调营收预期的消息。更有甚者,网上流传着一份国内178家企业裁员的计划清单,其中知名的IT企业都在其中。

明年将怎样?我们认为,对明年应该有信心。问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大格局下,我们的信心在哪里呢?

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信心有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站到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位置,我们积累了可观的财富。30年来,我们经历了“文革”后国家经济遇到困难,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两次经济大调控、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理论界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在把握中国经济的问题上更为成熟、更有经验。我们还要看到,我国高素质的劳力资源仍具有世界上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内需市场空间巨大,而外向型经济最多占到GDP的30%。

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就有信心。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有限,如果方法得当,我国明年GDP仍能保持6%~8%的较高增长。

上周,国家出台了10项措施,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今年最后1个多月就要落实1000亿元的投资。国家的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温总理指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接着,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也快速出台了地方政府配套的投资计划。

从我们信息产业来看,今年电信重组以后,三大运营商都在建网和扩网,已开展了几次大型招标。随着3G发牌,建网和扩网的力度都会进一步加大。从目前的数字看,三大运营商的总投入应在数千亿元的数量级。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之所以高速增长,投资拉动是最重要的原因。金融危机之下,外资和私人投资锐减,但国家投资到了,力度更大。如此之大的国家投资,必然拉动IT投资。

从某种角度讲,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不全是金融危机造成的,相当大一部分是因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引发的。只要经常关注经济和产业层面就会发现,困难企业的通病大多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低、产品不适合消费者需求。而创新能力强、产品与服务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企业,今年业绩都还不错。

英特尔大中国区的高层主管告诉我,全球的PC产业都处在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从前扩张渠道、提高供应链效率等方法已无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PC产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新产品的开发、来自于工业设计的能力与水平,来自于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以及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应该讲,PC产业这一次升级既是困难,也是机会。就本土企业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能存活到今天,每家企业都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对产业升级抱有信心。如果信心不足,恐怕更多地要在企业内部寻找原因。

东软高层告诉我,国家经济转型必须以信息化为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在转型中,信息化是“救生圈”。软件企业,特别是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为信息化服务的本土企业,当前与其说是“冬天”,不如说是“春天”。

如果问信心在哪里?我们说,信心在30年的成就里,在国家的政策里,在业界领袖的思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