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党委机关学习见闻
●本报记者 薛仁 朱达 丁海明
记者走进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军官训练中心大厅,挂满一面墙的某师换装转型成果展板呈现眼前:新型自动化指挥系统接天连地,新型步战车纵横突击,新装备保障人才方阵如春笋丛生……听参加集中学习的机关干部说,再过几天,这个师最后一批新装就要“到货”了,一个“老牌”摩步师即将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一个崭新的机械化师。
“换装不换脑,不能算转型,这里面可有科学发展大学问。”这些议论,在集中学习的课堂上,变成了活教材。
2005年,按上级指示,在新编制尚未下达前,新装备先行逐步列装。对于一块摩步化的“田”而言,要种下这一粒粒机械化的“种”,只有一条路:创新!
新装备到位,就像新种子生根,最急需的就是会侍弄它的“好把式”。对新型人才,什么时候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求过。为啥?因为新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养周期长,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新需求;因为新的技术岗位数量陡然增多,靠“自我培养”的方法已跟不上现实需要;因为新装备维修技术复杂,传统人才的单一素质难以胜任……
不破不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像“金钥匙”,打开了一扇创新之门。在集团军领导支持下,这个师对即将列装的装备理清了头绪,对装备生产厂家摸清了底数,一个借助网络模拟训、厂家代训、打破平时建制集中训的“超前人才储备模式”新鲜出炉。这种全新超常方式,困难之多、难度之大,难以细数。但是,一个令当时持有异议的人不得不赞叹的结果是: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在这个先换装、后转型的部队,成为不争的事实。
破茧成蝶,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需要创新理论的哺育。在那些跨越式发展的十字路口,一盏指明方向的灯,一个创新实践的火花,都是一支部队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伏笔。
新装备训练步入正轨之际,一个现象引起了师领导的重视:装备部门沿用轻武器手工式保障手段保障大型机械化装备效率很低,以至多次在新装备拉动中贻误战机。这成为他们借助信息化手段变革装备管理理念和手段的起点:可视监控系统和安全报警系统擦亮“电子眼”,电动气动化改造等信息化维修手段造就出一批批“铁甲神医”,装备自动管理系统使装备出动如风驰电掣,创新思路很快牵引出一整套新装备训、管、用、修的新机制……
创新,是个动态的过程,创新的最佳境界,应该是变动态为常态。这个思想收获,打开了一道道发展之门——
主战装备多代同堂,许多软件信息接口不兼容,他们发动官兵中的信息化人才合力攻关,先后完成不同类型装备频率对接、网络兼容、软件升级换代,实现“攥指成拳”。
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之“轻”与作战之“快”,是所有同类型部队的共同追求,这个尚未完成转型的“准机械化”师,已经把这个问题思考再三。在他们的训练场上,“小兵种”灵活搭配的小型作战群,探索着作战要素集成式等新的训练方法……
实践与创新理论对照,看看创新招法多不多;观念与创新理论对照,看看创新思维层次高不高;发展成果与创新理论对照,看看路走得科学不科学——这样“照镜子”,已经成为他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经验做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的火种已经燃烧成科学发展的火把,照亮思路,照亮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