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街道网站离百姓有点"远"
来源:劳动报 更新时间:2008-11-20

 作者:罗菁 选稿:王呈恺


  家门口的网站,有几人会去看看?目前,上海各区县不少街道都有自己的专属网页,然而记者对虹口、静安、卢湾、长宁、杨浦等8个区约40家网站的调查却发现,其中部分网站离老百姓有点“距离”,消息滞后一年者比比皆是,而点击率更是不高,最“惨淡”的居然从2006年至今只有1500多次,平均一天不到2人点击。

  去年消息仍是“新闻”

  “难得想上街道网站瞧瞧,可一看就兴趣索然。”昨日,市民刘先生致电本报表示,让他没想到的是,被列为“新闻”的居然还是一年前的事。

  按照刘先生的提示,记者登陆了四川北路街道的网页,发现果然如此。尽管首页以醒目的字样标注着昨天的时间,但打开“社区新闻”栏的第一条“这样的社区活动真好”,“2007年1月12日”的时期赫然在目。

  信息滞后还不是该街道一家,在乍浦路街道的网站上,“社情聚焦”的头条“乍浦路街道精神文明工作会议暨党员志愿者团队授牌仪式隆重举行”也是2007年7月11日发布的。而在北蔡镇的网站上,“今日北蔡”的第一条信息则是今年1月发布的。

  最少点击量2年1500次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政府花了大力气、费了资金建设的街道网站,人气普遍不高。最冷清的从建站至今的2年中,居然只有1500多次的点击率,平均一天才2次。

  根据读者提供的信息,记者找到了这家网站———曹家渡街道的网页。从网站记录来看,信息记录最早的一条来自2006年2月,下方的统计则显示,登陆观看次数不过只有1500多次。

  难以让人提起兴趣

  不少市民表示,并不是不愿意登陆街道网站,而是网站鲜有吸引他们的内容。

  “尽管作为离百姓最‘近’的政府网站,不少街道在网页制作上却并没有用心。”有市民说,部分街道网站的页面制作粗糙,除了简介外就是领导活动,而容易被居民关心的“家长里短”却少有露面。除此之外,一些政府颁布的政策,也往往被街道网站忽视。加上更新速度慢,更是难以让人提起兴趣。

  记者随机调查发现,近9成受访者不了解自己所处街道是否建有网站,知晓具体网页地址的更是凤毛麟角。

  克服软肋仍有发展

  不过,也并非是所有街道网站都是冷冷清清。以浦东陆家嘴社区网站为例,从2004年至今的4年中,已有207万人次,日点击量接近1500次。从街道动态、政府信息公开、社区信息平台到公共服务指南,社区居民需要的大部分内容,在其中都能找到。

  而采访中,包括四川北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乍浦路街道等也表示,正在整合资源,根据居民需求进行内容调整,适时推出新版网站。

  “街道懂网络维护页面制作的人才稀少,很难对网站进行即时更新。”一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说,街道网站的诞生初始多数是由区政府代为制作,后期维护则交给了街道本身,而由于人手缺乏,容易发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