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招待费 向日本学习
来源:ido 更新时间:2008-11-20

 
 

民间监督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客观性、公正性、广泛性及坚韧性,所以在德国、日本等诸多国家被广泛地用来监督政府部门的财政开支

尽管温洪祥的申请有根有据,连政务公开办负责人也表示,该申请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并且已按有关程序将其申请发放到相关局办,但结局不外乎,一是置之不理,二是用假账搪塞敷衍,其所期望的结果十有八九达不到。

因此,众多熟悉国情的网友纷纷讥笑温洪祥太过天真。是的,温的申请委实有点可笑,不免让人想起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故事,太自不量力了不是?

其实,作为律师,温洪祥比我们更清楚他的申请将会遭遇什么样的结果,他之所以敢以一己之力叫板政府,除了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后盾,更因为他的诉求是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意识和宪政常识的普及,民众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越来越迫切地想知道政府是如何在使用纳税人的钱;而随着政府投资失当、纳税人的钱被滥用乱用及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腐败信息的大量披露,公众越发想追问政府是怎么在替百姓理财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温洪祥的申请开启了民众监督政府财务的好先例。

人人心知肚明,政府向民众报账为什么极其敏感,而且一直以来成为政府的最大秘密被藏着掖着,因为这中间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寻租空间,政府是不会轻易将这一秘密公之于众的。问题是,严守这一秘密的后果是更多的纳税人的钱被滥用乱用,伴随其中的腐败指数也越来越高。虽然政府对外宣称,由政府部门自身设立的自我监督机制在监督政府财务的运行,但百姓对来自政府内部的监督早就不存幻想了。

就目前情形而论,除了改革政府部门的自我监督机制外,更需要加强人大政协等部门的监督力量,引入民间监督机制。在上述三个层面的监督机制中,最需要但也恰恰是监督力量最薄弱的是民间监督。民间监督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客观性、公正性、广泛性及坚韧性,所以在德国、日本等诸多国家被广泛地用来监督政府部门的财政开支。如日本,早在1994年,就由民众自发成立“全国公民权利代言人联络会议”这一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对政府的财务预决算进行监督,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包括市长向民众公布接待费用,以保证政府用好每一分纳税人的钱。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近邻的这一做法,引入民间监督。

历史的、现实的教训明摆着,建立政府报账制度,引入民间监督机制势在必行,尤其是当新一轮大规模投资拉开序幕之际,公众更渴望加强民间监督力量。笔者希望,沈阳市政府能以温律师申请为契机,率先在全国引入民间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