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子商务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3
根据艾瑞市场研究的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预计将达到5291亿元人民币,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5137亿元,占电子商务总额的97%以上。尽管诸多业内人士声称2005年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支付年,但由于种种原因,这97%的B2B电子商务却大多与在线支付无缘,如此看来“支付年”也许就只能是徒有其名了。
“花小钱的时候人们习惯于选择在线支付,而真到了花大钱的时候,在线支付的吸引力就没那么明显了,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虽然2005年伊始国内在线支付市场便好戏不断,但是在B2B领域,几乎每笔交易都在万元级别以上,交易者对整个交易过程都万分小心,稍有差池都会带来非常繁琐的纠纷。另外,每一笔B2B交易的最后成功都会牵涉看货、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物流以及质检等环节,跟这些环节的繁琐相比,银行汇款或支票这点小事变得相当无所谓了。更何况,走在线支付系统的话收款方仍需通过线下手段向付款方提供正式发票,这也使得B2B业务的在线支付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除了B2B业务的缺位外,在线支付还面临滞留用户资金、逃税、洗黑钱、信用机制等问题,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好,都将影响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盈利模式正确与否?
虽然2005年在线支付声势极旺,但火爆的另一面却是多个运营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你收2%,我就敢收1%,最后出场的支付宝更是干脆来了一个完全免费,贝宝也表示紧跟。
如此一来不由得让人疑惑,每天上亿的资金流量、银行方面的手续费谁来承担,如何承担?
即便上市之初为了吸引用户,阿里巴巴可以与银行达成一个大家都免费的协议,但以阿里的影响力,它如何能说服四大国有银行再加上一个招商银行都能如此?即便几家银行都可以接受初期免费,但这种免费能维持多久?类似的情况让人联想到互联网的第一轮泡沫时,当时E国也大肆使用免费送货、限时送到等策略,但到头来还是以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
到目前为止,多数人对在线支付赢利模式的想象还都仅仅围绕在按比例抽取的服务费方面,除此以外还很难设计出更多的赢利模式。
然而当支付宝的管理模式推出后,这种局面开始被打破。由于支付宝需要先滞压买方的付款,直到买方收到卖方货物后才将这笔钱交给卖方,这个过程需要少则几天,多则上月的时间。这样一来,作为运营商的支付宝手中便始终能够拥有一笔固定的资金,一方面有新的买方把钱汇入,另一方面又把已经被确认的钱汇出给卖方。支付宝只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便足以应付这一进一出的交易了。那么多余的钱是否能够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收益呢?
从这一思路出发,也许未来支付宝真的可能去扮演金融企业的角色,在交易量足够充分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打付款滞压期”的主意。或者为了维持银行联盟的稳定,他们首先把这部分收益让给银行。如此操作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降低免费所带来的压力。而对于买家和卖家来说,他们也不必承担更多的风险。
信用机制能否解决安全问题?
大多数用户始终不愿选择在线支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仍是对安全问题的担忧。而各类媒体上有关在线支付安全问题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事实上安全问题始终是与信用机制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国内缺乏信用基础,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邮购与目录销售等西方早已司空见惯的交易形式均无法普及,因此发展至今用户仍旧缺乏足够的对“先付款,后收货”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让用户在网上“划卡”则更有难度。
其实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内的运营商也一直在苦苦寻找办法,建立用户在网上的信用档案无疑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就有相当多的网站极为看重这一部分的管理。他们把用户规模、在线的时间、交易记录、买家评价以及发布信息的数目等方面都加以考核,然后对这些方面设置相应的积分,最后根据积分为这些“网上店铺”评定星级。当一家网站运营时间足够长,有足够的评价机制后,用户根据星级状况便可以选择相对更为稳妥的卖家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线上支付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除电子商务网站外,在线支付运营商与银行也必须在安全问题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如果安全问题不能解决,用户在网上的资料很容易被黑客窃取,那么还有谁敢使用在线支付呢?
网上收钱可以逃税洗黑钱?
很多人不愿使用在线支付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发票问题难以解决。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是很多在网上经营的店铺开始投机取巧,使用在线支付来逃避纳税。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网上交易以及在线支付所设置的征税管理办法,因此在线支付的票据管理、逃税等问题也将逐渐凸现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在互联网上任何经营者都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身份。比如一家零售商,他在易趣或淘宝这样的C2C网站上同样可以以企业名义注册,但以个人名义操作,如此他们在纳税方面将获得比线下经营更多的利益。
在易趣论坛上,有用户反映,他拿着PayPal的支票到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去取现,却被拒绝,原因在于国家正加强境内境外资金流动的管理,或者通俗点说,在防止洗黑钱事件的发生。我们都还记得,2003年7月,eBay被罚款1000万美元,因为其涉嫌有人通过它洗了600万美元的黑钱。
在被誉为支付年的2005年,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如何扩大B2B应用比例?
相比上面的问题,如何扩大在线支付在B2B领域的应用是更为困难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大型B2B交易平台上的企业,他们在初次交易过程中使用在线支付的可能性是极低的,但对于已经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而言,在线支付则相对更为容易。
同时B2B之间的交易可能面临更为深远的流程变革。此前的操作方式更多是A企业的采购部门与B企业的销售部门商讨交易,由法律部门协定合同,最后由两家企业的财务部门处理付款及票据。但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这一流程的效率显然过低,如果在线支付与电子签名能够同步得以发展,那么流程的转化可能会更早地来临。届时交易的订单确认、法律合同签订、支付以及票据等环节的衔接将更为快捷。
此外,与电子签名类似,围绕一个有影响力的核心企业的在线支付可能更容易实现。由于核心企业的诚信水准、品牌号召力以及对供应商以及代理商的控制力,他更有可能要求上下游企业采用他的标准,进而采用在线支付以提高效率。
如果占电子商务市场97%营业额的B2B业务没有广泛地参与到网上支付中来,这样的电子商务支付还能有存活里吗?
总之,尽管2005年国内在线支付有了极其巨大的进步,但仍旧面临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更多有创意的运营商的加入,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应着极其可观的商业机会。希望未来有一天,电子商务能在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便利。
(本文作者系慧聪网市场部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