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1月22日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大规模建设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信息共享和整合,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优化,提高服务能力。”在21日于杭州召开的第三届电子政务决策者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王安耕如是说。
本次峰会主题为“技术推动变革,微软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由微软公司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政务决策者、业界专家以及微软技术专家汇聚一堂,分享业界发展趋势,探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机遇和挑战。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分为中央政府主持开发建设的以“12金”为代表的国家级“纵向”电子政务系统,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建设的区域性“横向”电子政务体系。总体上看,国家级的“纵向”系统建设水平较高,地方的区域性电子政务体系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
“所以就要把平台挪上去。如果一个平台就是为一个部门、一个用户建设的,就好比奔驰车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发挥不了作用。”王安耕说。他认为,只有尽量向上拥有一个高技术平台,才能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打破条块壁垒。在他看来,服务平台至少应上移至县(市)级,有条件的可移至地(市)级乃至省(自治区)。
而在强调平台上移的同时,他表示要做到服务下延。当前重点是要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贯彻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
微软(中国)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王欣也同样表示,从“产品技术导向”向“用户体验导向”的转移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所在。
“北京市东城区的数字城管应该是建得不错的,但是我有一次要去东城一个地方开会,想上他们的门户网站找个地图看看怎么走,结果发现没有,所以我就感觉哪怕再小的事情,都要从需求者出发。”王安耕说。
作者:记者 操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