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舆论监督的创新
来源:新闻战线 更新时间:2012-04-14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和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视内容为生命的报纸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新闻评论自然也成了纸质媒体在新一轮新闻竞争中有所作为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媒体的竞争加剧,受众的需求变化,都要求新闻评论不断创新。从本期起,本刊和嘉兴日报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新传播格局下评论创新笔谈》,欢迎广大读者来稿。
  
  创办于2005年4月的《人民时评》栏目,位于《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其一事一议、关注社会热点、坚持百姓视角的风格,与视点新闻版“关注新闻、追踪热点”的版面定位相统一。两年多来,《人民时评》以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担负起党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
  
  我们以2007年4月1日至7月1日在《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刊登的53篇《人民时评》文章为样本,从评论立场的角度,对这53篇文章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其中46篇持不同程度的监督、批评的立场,其余7篇则持中立或肯定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从评论时机、评论选题、评论涉及地区等内容分析指标进行分析,考察党报评论性舆论监督的创新表现。
  
  《人民时评》的内容分析结果
  
  经过对46篇带有舆论监督色彩的《人民时评》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从时机来看,其中33%集中在新闻事件形成舆论热点时;22%集中在国家政策、法规审议或公布及部委通知下发时;15%集中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时;还有11%集中在违纪违规事件查处时。
  
  从选题来看,涉及政府职能、信息公开、政府干预、政策执行、干部任免等各级政府管理问题的有20篇;涉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消费等民生问题的12篇;涉及社会思潮、现象、风气等社会问题和环保问题的6篇。
  
  从涉及省市来看,北京市被提到5次,山西省、上海市、广东省分别被提及3次,河南省提及2次,贵州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福建省、江苏省分别被提及1次,其余24篇地区特征不明显。
  
  《人民时评》的特点与创新
  
  对46篇评论综合分析后发现,《人民时评》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出发点有建设性,立足点有大局观,面对社会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以满足群众要求为目标,其舆论监督适时到位,有理有据,呈现出以下创新特点:
  
  1.选题上:“党政管理”与“社会民生”并重。
  
  在46篇评论中,涉及民生、社会、政府管理、环境保护、传媒文化等多方面的话题,其中社会和民生话题共18篇,党政管理话题达20篇。可见《人民时评》在选题时,以“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广大百姓普遍关注”等方面作为舆论监督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公众舆论对政府职能转变、突发事件管理等十分关注,《人民时评》联系实际,直面问题,在近来的选题中有所体现。评论中,与政府管理相关的话题涉及到了政府职能、政府决策、信息公开、政府干预、干部任免、官员问责等,如《人大审议传递的信息》一文,针对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一事,所涉及的也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话题。评论从一个侧面扭转了过去的观念:“媒体报道突发事件,不但不能帮忙,反而可能添乱;不但不利于抢险救灾,反而可能制造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稳定”,提出了认识突发事件中媒体功能的新观念,即新闻媒体是“瞭望和监督的眼睛”,能有效监督“谎报瞒报、推脱责任、逃脱问责的行为”。
  
  在民生和社会问题上,《人民时评》把握热点和疑点,发出群众的呼声,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肉价涨落中的城乡和谐》、《票决拆迁下的城建困境》、《当单向收费成消协目标》等。比如,《肉价涨落中的城乡和谐》一文引用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调研中的提醒,指出在肉价这个问题上,还有更大的“民生视野”,进而指出在农村生产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道出了百姓的心声,提出解决肉价涨落背后的农村生产问题,“要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予以推动。”
  
  2.舆论风格上:尊重民意、保持理性。
  
  舆论监督要以事实说话,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尤其是评论性的监督报道,更要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意见,做到事实准确、观点正确、合情合理。在46篇评论中,共提到了11类人群,有工人、农民、政府官员、大学生、企业主等,评论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声音,体现出党报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尊重群众的特点。如《这句话让谁觉得刺耳》一文,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的一句明确承诺:“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部门有责任查清”作为由头,批评了在有些地方部门存在的“只惟上”现象:“凡是领导批示的,下级部门都有责任查清”。这里尊重的不仅是媒体的声音,也有群众的呼声,因为尊重媒体的反映,就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牙防组的“标本”意义》一文,在对牙防组一片骂声的情况下,肯定了撤消牙防组的积极意义,认为这一事件体现了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政府监督的合力;同时也反映了另外一种声音,即在中国的口腔保健史上,牙防组也曾发挥积极作用。多元的声音,给读者以更理性、更全面的解读。另外,残疾人就业、网上“黄毒”、博物馆遭冷落、银行长队、交强险、“黑砖窑事件”等,也在《人民时评》栏目中有深度而细致的体现。
  
 
 3.舆论监督时:把握时机、“度”“量”平衡。
  
  从内容分析中可以发现,《人民时评》的评论时机主要集中在新闻事件形成舆论热点时;国家政策、法规审议或公布及部委通知下发时;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以及违纪违规事件查处时。这些时候,舆论纷繁复杂,是非难辨,立场难分,最需要“爱憎分明”的声音拨云见日,指明方向。
  
  此外这46篇评论中,涉及多个地区、多种题材、众多群体,要做到平衡适度,相当困难,但《人民时评》坚持以事实服人,采用正反对比逻辑演绎的说服方法,对监督力度、密度和节奏有良好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综观近期的评论性舆论监督,可以发现其监督力度较之早前有所加强,如《乔洪事件追问政务公开》一文,直接点名副局级干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乔洪,提出了市场经济信息及时披露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挑战,追问政府对干部任免的公开性原则和群众对此的监督权利,该文起到了较大的警示作用,此事也为4月刚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树立了权威。
  
  开展舆论监督的建议
  
  党报特别是《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其目的不在于为批评而批评,而是需要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现象作出更多、更权威的解读;监督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推动执政效果;解答人民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而,在进一步开展舆论监督时,我们应该:
  
  1.提倡建设性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要根据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选题,要选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希望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典型事例。
  
  在我国经济社会变革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社会各阶层都存在不同的疑点,党报的舆论监督通过紧密联系实际、直面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政府部门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取得监督的实效。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与媒体的社会责任一脉相承。
  
  2.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进一步加大和拓宽党报舆论监督的力度和范围。
  
  从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我国舆论监督的氛围正在加强。今年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4月4日公布、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均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为打造透明政府、加强舆论监督上了坚实的保险。
  
  3.提倡尊重民意,致力打造更均衡的舆论格局。
  
  政府、媒体、公众作为舆论格局中的三股力量,其博弈与融合必将推动我国舆论监督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把自己的意见放到人民群众中,慎用自己的话语权,充分考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对舆论监督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实现各级党政机关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良性循环,对产生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引起人民群众共鸣、获得党和政府肯定的监督报道将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赵凯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陆柳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