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康从“总体”向“全面”迈进
来源:江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主持人:宋海峰

  ●特邀嘉宾:

  李安全(省委农工部副部长)

  刘文峰(省农调队住户处处长)

  曾淑珍(省农调队住户处干部)

  陶雪莲(南昌县泾口乡小莲村党总支书记)

  小康社会,多少梦想,多少憧憬……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今天,我们请来农村问题专家和农村基层干部一起来为我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献计献策。

  小康社会建设成就巨大

  主持人:全省农村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资料显示,去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为19.3%,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刘文峰:是的。首先是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3元,超过2200元的总体小康值;农村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41%,超过总体小康值;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占16%,达到总体小康值。

  其次,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去年,全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0.3%,高于总体小康值;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为0.2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0%。

  曾淑珍:百姓消费水平很能体现农民富裕程度。全省农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2126元,同比增长11.5%;农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农村信息化程度两项指标均达到总体小康值。

  农村民主法制进一步健全。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达70%,而总体小康标准为55%,农民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达86%,超过全面小康标准。

  资源环境好转。全省森林覆盖率突破60%,列全国第二;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为1343吨,这两项指标均超过全面小康标准值。

  重点和难点构成关键之点

  主持人: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当前,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产力水平低等问题是制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刘文峰:对。首先是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去年全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已处于历史高位,目前市场价格基本上反应了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今年,粮食价格和产量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将明显减弱。随着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加速外流,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民工工资水平低,增收的难度加大。受此影响,我省农民收入呈现三个扩大趋势:与发达省份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陶雪莲:多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比喻为“稻谷两头尖,三年两发癫”。去年,由于稻谷价格好,我全年种田纯收入超过300万元,今年早稻价格下跌,仅早稻就比去年少收入50多万元。不冲破这一怪圈,农民收入增长难以稳定。

  主持人: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经济体系中,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是仅次于农民收入的重要指标。我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

  曾淑珍:此外,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中,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也是一个大头,如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赋予了8%的权重,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赋予了4%的权重。在我省,农民在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方面基本上处于自保状态。并且,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保护耕地和用地的矛盾也日显突出。

  建立增收长效机制

  主持人:当前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李安全:农民说:“穷生斗,富生安”。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前一年免征农业税,为建立农民快速增收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20字方针,以更加开阔的思路谋化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加快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做到帮助农民选准投资方向;二是要支持农民发展现代种养业;三是要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尤其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循环农业。

  刘文峰:在农村调研中,许多农民呼吁,政府要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认为,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农村合作医疗网,一是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框架,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条例,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二是全面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各级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还有一个重点。要积极调整小城镇布局,推动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主持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绝非旦夕之功;加快建设进程,依然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我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巨轮将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