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总结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与经验,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发展规律,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改革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农村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改革首先从调整农村经营制度入手,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发展乡镇企业等为重点,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上世纪90年代,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实行“四减免、四补贴”,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30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农产品供给能力发生历史性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1978—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至10032亿斤,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用世界9%左右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人口的奇迹。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很大转变。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二三产业日渐繁荣。农业生产结构由种植业为主转变为农林牧渔共同发展,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80∶3.4∶15∶1.6变为2007年的52.3∶4.0∶34.2∶9.5。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96万亿元。城镇化、工业化明显加快,农民非农就业比重迅速提高,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变化:从收入长期停滞不前到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特别是近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300元以上。农民生活质量逐年改善,肉类人均消费由9.1公斤增加到52公斤、水产品人均消费由5.5公斤增加到36公斤,医疗卫生、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支出不断上升,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不断降低,1978—2007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3.1%。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反贫困成就成为世界典范。
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村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明显改善,不少村成了小康村、文明村。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阳光开始更多地照耀农村大地,农村饮水、供电、道路、沼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实惠,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和谐。
农村体制机制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运行由计划调节逐步转向市场调节,市场机制逐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支持保护政策初步形成。
二、农村改革的宝贵经验
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确立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强调要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强调“三农”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要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不论农业农村形势如何变化,都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党始终牢牢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着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政策框架和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就能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赢得亿万农民对改革的拥护和支持。
三是坚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在改革过程中,党始终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断将改革引向深入。尊重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把农民创造的包产到户上升为国家政策,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顺应农民转移就业的意愿,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维护农民民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实践表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是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我们党始终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显示出了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创新了农村经营机制。实践证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始终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
五是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了对农业大县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实践证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保障。
六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改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实践证明,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就能使农民获得更多平等发展的机会,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改革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改革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农村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农村社会面貌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迎接新的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改革步伐,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农村民生,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促进农民享受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置于经济社会的全局中去统筹,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去考虑,正确处理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正确处理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立足国内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关系。
二要不断强化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发展粮食生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我们要把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作为头等大事,始终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强化科学技术、物质装备、产业体系支撑,努力构建农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是要科学把握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人均耕地、淡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我国农户规模小、经营分散,目前有2亿多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不到10亩,必须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必须稳定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和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融合日益加深,国际市场的变化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国内市场,农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必须立足国内生产,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我国农村地域广、农业发展不平衡,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四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阶段,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要统筹城乡收入分配,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挥工业对农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努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实行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乡居民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
回顾农村改革30年历程,成就振奋人心,经验弥足珍贵,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展望未来前景,农村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更加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地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共农业部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