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早已进入了科技战争的时代,信息化战争已成为当今战争概念的主流。如何打赢正在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高科技战争,是21世纪初崭新的历史性课题。
20世纪是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世纪。随着数字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程控交换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在军事通信领域的运用,军事通信从有线电通信、无线电报的莫尔斯码发展到宽带信息网络上的多媒体图文,从“烽火台”狼烟传讯到踏上“信息高速公路”,20世纪军事通信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逐步从战争的“后台”走向“前台”,从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成为冲锋陷阵的“信息斗士”。
百年发展历辉煌——现代通信从电通信时代到光通信时代,从模拟通信时代迈向数字通信时代,发生了“质”的变化
1895年,当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罗斯人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了无线电收发报机,这一能够跨越江河、大海和高山障碍,实现与飞机、舰船和运动中坦克通信的新技术,很快就风靡世界,并使军事通信产生了新的飞跃。
1897年,当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机运用到军事领域之中,军事通信全面进入了有线电通信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都相继使用中、长波电台,并逐步用于陆、海、空军的作战指挥,为军事通信增添了新的现代化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新式电子通信装备,如短波、超短波电台、无线电接力机、传真机、多路载波机、通信飞机等电讯设备大量运用于战场,并趋于小型化、动态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4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并与通信装备的有机结合,引起了第一次信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军事通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迅速发展的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包括激光、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又将军事通信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境地。
敢教作战换新天——军事通信内容的革新,使军事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接力通信、微波通信、散射通信、地(海)缆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相继投入使用,使军事通信发生了显著变化
军事通信技术实现了五个突破:即从模拟通信技术发展到数字通信技术;从电通信技术发展到光通信技术;从人工接转技术发展到程控交换技术;从固定通信技术发展到移动通信技术;从地面通信技术、空中通信技术发展到太空通信技术。
军事通信网络实现了五大发展:从物理通信网络向逻辑通信网络发展,从有形通信网络向虚拟通信网络发展;从窄带通信网络向宽带通信网络发展,从单一通信网络向综合通信网络发展;从树状逐级通信网络向扁平通信网络发展,从区域通信网络、广域通信网络向全球通信网络发展;从军事专用通信网络向专网、公网结合通信网络发展;从军事通信网络向军事信息网络(国防信息高速公路)发展。
军事通信装备实现了五大变化:从模拟通信装备变为数字通信装备;从单一功能通信装备变为综合通信装备;从品种多样的通信装备变为系统通信装备;从独立通信装备变为融入武器系统一体化装备;从大型通信装备、固定通信装备变为小型通信装备、移动通信装备。
更快捷,更安全,更广泛——从区域通信到广域通信乃至全球通信,从通信保障到通信保密乃至信息安全,从军事通信网络到军事信息网络乃至国防信息高速公路,产生了新的军事通信时空观、安全观、网络观
军事通信时空观:20世纪前期军事通信保障在时间上表现为“长”,以小时为数量级,建立通信或沟通联络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十小时;在通信空间上表现为“窄”、“小”,通信联络以地地为主,覆盖面积最多为千平方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队机动速度明显增快,作战地域明显增大,战场由本土作战到跨国作战直至洲际作战,军事通信在建立时间上大为缩短,以分钟为数量级,在空间上不断扩展,覆盖面积增大为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发展到空中和海上。这一时期军事通信追求的是在任何作战空间,以最快的速度(分钟级)建立通信联络。
随着战略性武器的大量出现和运用,战争在时间上进一步缩短,空间上进一步扩大。随着光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军事通信时空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信时效已是实时信息传递或近乎实时的信息传递(以秒为数量级),通信已能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包含了地下、地上、空中、太空等各个方面。这时军事通信追求的是全球的、多维的、实时的信息传递。
军事通信安全观:军事通信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产生了安全保密观,当电通信运用于军事领域之后,军事通信的保密与窃密开始向电磁领域扩展,并随之出现了干扰与抗干扰的通信对抗,随着通信设备的大量运用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军事通信安全从单一的保密观、保密+抗干扰观,发展到现代的保密+抗干扰+抗硬打击+抗软摧毁的信息安全观。
保证军事通信顺畅,或者进一步地说,在技术上保证军事通信顺畅,是20世纪前半期军事通信追求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通信技术、通信手段、通信装备越来越透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使军事通信成为战争打击的首选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军事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通不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密的问题,能不能抗干扰的问题,以及能不能抗“硬打击”和“软摧毁”的问题。
军事通信网络观:从19世纪末单一电通信手段的运用到20世纪初单一通信网的出现,军事通信开始从有网则通、无网则断的军事信息传递观,转变到网多则灵、网少则瘫的军事信息保障观,直至现代战争网络通则胜、网络毁则败的军事通信网络观,它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和战争形态演变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发展变化,并不断发展完善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通信在运用形式上有了较大发展,无线电通信网和有线电通信支线、轴线网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和运用,这一时期的军事通信网络观还处于启蒙阶段,目的是为“通得了”。60年代,美军研制的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第一次用于战场,能为战场提供全方位的作战指挥、协同动作、情报报知、武器控制、后方和技术保障信息的高效与高质传递,又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抗软硬打击的能力,有效地推动了通信组织向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手段,通信系统向网络化、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进程。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军事通信网络观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军事通信网络观是为了“通得好”。海湾战争后的1992年6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建立一个全球实时军用网的长期战略,即设想建立一个称为“信息球”的全球军用通信网(国防信息高速公路)。该网络能使纵向和横向命令的传送、部队的响应和作战协调达到在任何战斗空间随心所欲的程度,能为任何一个战斗员,下自单兵,上至总统,实时准确地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参与军事行动的任何个人,不管他们处于什么位置,随时都能利用各种信息终端存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国防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将军事通信网络发展到了当今最高境界,这时的军事通信网络观是为了“打得赢”。 从配角到主角,从后台到前台——军事通信地位的跃升
从独立保障文电传递到融入作战指挥、武器装备系统,从属于战场变化到主导战场变化,从保障战斗力生成到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事通信的地位在20世纪有了“质”的提高,发生了三大变化:
从独立保障系统到融入作战指挥、武器装备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火力制胜的战争中,尽管军事通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系统越来越先进,但军事通信始终是一种独立的勤务保障体系。直到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物化出新一代的信息化装备,并成为主宰现代战场的主导性武器。在战场上,任何武器装备离开军事通信就不能发挥其效能和作用,任何指挥控制(C4ISR)系统离开军事通信就不能正常运转。军事通信已经从过去独立于武器装备之外的保障单元,发展成为现代一体化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从属于作战指挥的独立保障体系发展成为现代直接融入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要素。
从受战场控制发展到有效控制战争。军事通信从冷兵器时期的击鼓鸣金传讯,到热兵器时代的电话电报传递信息,军事通信作为战场情报和指挥信息的“传话筒”,始终受战场进程的控制。随着军事革命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形态逐步显现出来。在信息化战争中,通过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质流”来提高武器的效能和部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军事通信解决了战场信息实时传递、武器控制横向一体化,情报、通信、指挥、控制、后勤支援等功能一体化问题后,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有了质的飞跃。高效、快速的通信系统,使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交换、处理,从而保证战场信息系统的整体运作,使各种武器装备、各分系统释放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能量。军事通信开始从“传话筒”发展为“倍增器”,从传递战场导引命令发展为传递战场控制信息。
从保障战斗力生成到成为重要的战斗力。军队战斗力发展历史表明,不论是从冷兵器战斗力发展到热兵器战斗力的第一次革命性质变,还是从热兵器战斗力发展到核武器战斗力的第二次革命性质变,军事通信仅仅是战斗力生成的保障要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军事通信成为现代战争制胜的关键。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通信在整个信息系统中起着联接诸军兵种、贯穿全过程的作用,加之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大、环节多,在作战中,攻击敌信息传输系统特别是该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设施,破坏敌指挥控制能力,使敌指挥员无法了解战场情况,失去制信息权,成为战争的首要目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可堪称为信息化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和北约之所以能以小的代价取得战争胜利,正是在战争先期就使伊军和南联盟的通信系统陷于瘫痪、指挥失灵的结果。20世纪军事革命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使军事通信从过去战争中“跑龙套”的“配角”,逐步进化成为现代战争中“演主打”的“主角”,从以往战争“后台”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战争“前台”冲锋陷阵的“信息斗士”。
20世纪是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世纪。随着数字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程控交换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在军事通信领域的运用,军事通信从有线电通信、无线电报的莫尔斯码发展到宽带信息网络上的多媒体图文,从“烽火台”狼烟传讯到踏上“信息高速公路”,20世纪军事通信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逐步从战争的“后台”走向“前台”,从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成为冲锋陷阵的“信息斗士”。
百年发展历辉煌——现代通信从电通信时代到光通信时代,从模拟通信时代迈向数字通信时代,发生了“质”的变化
1895年,当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罗斯人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了无线电收发报机,这一能够跨越江河、大海和高山障碍,实现与飞机、舰船和运动中坦克通信的新技术,很快就风靡世界,并使军事通信产生了新的飞跃。
1897年,当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机运用到军事领域之中,军事通信全面进入了有线电通信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都相继使用中、长波电台,并逐步用于陆、海、空军的作战指挥,为军事通信增添了新的现代化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新式电子通信装备,如短波、超短波电台、无线电接力机、传真机、多路载波机、通信飞机等电讯设备大量运用于战场,并趋于小型化、动态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4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并与通信装备的有机结合,引起了第一次信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军事通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迅速发展的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包括激光、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又将军事通信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境地。
敢教作战换新天——军事通信内容的革新,使军事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接力通信、微波通信、散射通信、地(海)缆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相继投入使用,使军事通信发生了显著变化
军事通信技术实现了五个突破:即从模拟通信技术发展到数字通信技术;从电通信技术发展到光通信技术;从人工接转技术发展到程控交换技术;从固定通信技术发展到移动通信技术;从地面通信技术、空中通信技术发展到太空通信技术。
军事通信网络实现了五大发展:从物理通信网络向逻辑通信网络发展,从有形通信网络向虚拟通信网络发展;从窄带通信网络向宽带通信网络发展,从单一通信网络向综合通信网络发展;从树状逐级通信网络向扁平通信网络发展,从区域通信网络、广域通信网络向全球通信网络发展;从军事专用通信网络向专网、公网结合通信网络发展;从军事通信网络向军事信息网络(国防信息高速公路)发展。
军事通信装备实现了五大变化:从模拟通信装备变为数字通信装备;从单一功能通信装备变为综合通信装备;从品种多样的通信装备变为系统通信装备;从独立通信装备变为融入武器系统一体化装备;从大型通信装备、固定通信装备变为小型通信装备、移动通信装备。
更快捷,更安全,更广泛——从区域通信到广域通信乃至全球通信,从通信保障到通信保密乃至信息安全,从军事通信网络到军事信息网络乃至国防信息高速公路,产生了新的军事通信时空观、安全观、网络观
军事通信时空观:20世纪前期军事通信保障在时间上表现为“长”,以小时为数量级,建立通信或沟通联络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十小时;在通信空间上表现为“窄”、“小”,通信联络以地地为主,覆盖面积最多为千平方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队机动速度明显增快,作战地域明显增大,战场由本土作战到跨国作战直至洲际作战,军事通信在建立时间上大为缩短,以分钟为数量级,在空间上不断扩展,覆盖面积增大为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发展到空中和海上。这一时期军事通信追求的是在任何作战空间,以最快的速度(分钟级)建立通信联络。
随着战略性武器的大量出现和运用,战争在时间上进一步缩短,空间上进一步扩大。随着光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军事通信时空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信时效已是实时信息传递或近乎实时的信息传递(以秒为数量级),通信已能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包含了地下、地上、空中、太空等各个方面。这时军事通信追求的是全球的、多维的、实时的信息传递。
军事通信安全观:军事通信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产生了安全保密观,当电通信运用于军事领域之后,军事通信的保密与窃密开始向电磁领域扩展,并随之出现了干扰与抗干扰的通信对抗,随着通信设备的大量运用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军事通信安全从单一的保密观、保密+抗干扰观,发展到现代的保密+抗干扰+抗硬打击+抗软摧毁的信息安全观。
保证军事通信顺畅,或者进一步地说,在技术上保证军事通信顺畅,是20世纪前半期军事通信追求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通信技术、通信手段、通信装备越来越透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使军事通信成为战争打击的首选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军事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通不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密的问题,能不能抗干扰的问题,以及能不能抗“硬打击”和“软摧毁”的问题。
军事通信网络观:从19世纪末单一电通信手段的运用到20世纪初单一通信网的出现,军事通信开始从有网则通、无网则断的军事信息传递观,转变到网多则灵、网少则瘫的军事信息保障观,直至现代战争网络通则胜、网络毁则败的军事通信网络观,它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和战争形态演变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发展变化,并不断发展完善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通信在运用形式上有了较大发展,无线电通信网和有线电通信支线、轴线网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和运用,这一时期的军事通信网络观还处于启蒙阶段,目的是为“通得了”。60年代,美军研制的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第一次用于战场,能为战场提供全方位的作战指挥、协同动作、情报报知、武器控制、后方和技术保障信息的高效与高质传递,又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抗软硬打击的能力,有效地推动了通信组织向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手段,通信系统向网络化、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进程。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军事通信网络观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军事通信网络观是为了“通得好”。海湾战争后的1992年6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建立一个全球实时军用网的长期战略,即设想建立一个称为“信息球”的全球军用通信网(国防信息高速公路)。该网络能使纵向和横向命令的传送、部队的响应和作战协调达到在任何战斗空间随心所欲的程度,能为任何一个战斗员,下自单兵,上至总统,实时准确地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参与军事行动的任何个人,不管他们处于什么位置,随时都能利用各种信息终端存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国防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将军事通信网络发展到了当今最高境界,这时的军事通信网络观是为了“打得赢”。 从配角到主角,从后台到前台——军事通信地位的跃升
从独立保障文电传递到融入作战指挥、武器装备系统,从属于战场变化到主导战场变化,从保障战斗力生成到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事通信的地位在20世纪有了“质”的提高,发生了三大变化:
从独立保障系统到融入作战指挥、武器装备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火力制胜的战争中,尽管军事通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系统越来越先进,但军事通信始终是一种独立的勤务保障体系。直到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物化出新一代的信息化装备,并成为主宰现代战场的主导性武器。在战场上,任何武器装备离开军事通信就不能发挥其效能和作用,任何指挥控制(C4ISR)系统离开军事通信就不能正常运转。军事通信已经从过去独立于武器装备之外的保障单元,发展成为现代一体化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从属于作战指挥的独立保障体系发展成为现代直接融入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要素。
从受战场控制发展到有效控制战争。军事通信从冷兵器时期的击鼓鸣金传讯,到热兵器时代的电话电报传递信息,军事通信作为战场情报和指挥信息的“传话筒”,始终受战场进程的控制。随着军事革命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形态逐步显现出来。在信息化战争中,通过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质流”来提高武器的效能和部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军事通信解决了战场信息实时传递、武器控制横向一体化,情报、通信、指挥、控制、后勤支援等功能一体化问题后,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有了质的飞跃。高效、快速的通信系统,使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交换、处理,从而保证战场信息系统的整体运作,使各种武器装备、各分系统释放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能量。军事通信开始从“传话筒”发展为“倍增器”,从传递战场导引命令发展为传递战场控制信息。
从保障战斗力生成到成为重要的战斗力。军队战斗力发展历史表明,不论是从冷兵器战斗力发展到热兵器战斗力的第一次革命性质变,还是从热兵器战斗力发展到核武器战斗力的第二次革命性质变,军事通信仅仅是战斗力生成的保障要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军事通信成为现代战争制胜的关键。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通信在整个信息系统中起着联接诸军兵种、贯穿全过程的作用,加之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大、环节多,在作战中,攻击敌信息传输系统特别是该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设施,破坏敌指挥控制能力,使敌指挥员无法了解战场情况,失去制信息权,成为战争的首要目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可堪称为信息化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和北约之所以能以小的代价取得战争胜利,正是在战争先期就使伊军和南联盟的通信系统陷于瘫痪、指挥失灵的结果。20世纪军事革命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使军事通信从过去战争中“跑龙套”的“配角”,逐步进化成为现代战争中“演主打”的“主角”,从以往战争“后台”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战争“前台”冲锋陷阵的“信息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