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与信息公开
来源:理论前沿 更新时间:2012-04-14

刘万厦
 

  [摘要] 在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阶段,要更加重视信息公开透明,把握好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确保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信息公开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作为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大损失、人们心理造成巨大创伤的同时,又给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其中,信息前所未有的及时迅速、公开透明,形成了举国上下抗震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局面,从而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功范例。现在地震灾区已经全面进入到灾后重建阶段。笔者认为,在灾后重建阶段,要更加重视信息公开透明,确保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一、灾后重建仍然需要信息公开

  首先,灾后重建的一整套科学规划需要信息公开。救灾要急重建要缓,这是国际上灾后重建的重要成功经验。大灾之后有海量信息需要搜集整理,诸如地质地貌、基础设施、人口、住房、就业、经济文化等等重要数据都需要一一清楚。科学规划要考虑的要素极多,特别是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会十分集中地表现出来。因此要让各种意见充分而公开地得以表达,专家的不同意见和灾民的不同诉求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必须倚重信息公开渠道。国家的总体规划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开了一个好头。在这个总规划之下,还将有一系列规划陆续出台。要更加注重对与人民利益更直接相关规划的信息公开。目前,在灾区的一些地方,规划急于求成、忽视房屋受损群众的利益、欲借受灾之机压低城市改造成本等情况已有显现。为了保证灾后重建规划的权威性,保证它的社会认同进而不被朝令夕改,得到有力遵循。那么,所有信息必须公开而且是通过大众媒体加以公开是必经的环节。其次,重建心灵家园需要信息公开。受灾群众的心理治疗和重建信心是一项重要任务。政府的善意和民间的呼声要取得共鸣,需要搭建多种信息沟通的平台。要让灾民在全程参与灾后重建计划过程中自由表达意见、树立创业信心。媒体应真实反映他们的艰辛与奋争,真实表达他们的诉求,继续争取社会的同情和理解,而不仅仅是描绘美好未来,给他们以华而不实的虚幻。

  再次,灾后重建全过程需要信息公开。根据规划,灾后重建大致需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新家园”的目标,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这是一个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宏大目标。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灾后重建是需要全过程信息公开的。通过信息公开,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将有助于培养灾民的自主、自强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最后,灾后重建中的舆论监督需要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有百利而无一害。抗震救灾中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物资资金的监督非常到位。这之中,除了纪检监察组织的适时跟进外,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媒体的全程跟踪,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相信人们对记者招待会上关于救灾帐篷流向市面的追询还记忆犹新,试想,以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去追讨灾后重建上万亿的巨额资金的每一笔使用情况,人们还会不放心资金的可能会被贪污或浪费吗?可惜,从目前的情况看,资金、物资,乃至大大小小的工程,又回复到灾前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这不能不使人深感忧虑。

  二、信息公开有助于灾后重建

  第一,信息公开有助于受灾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主、自立、自强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质,灾后重建首先是灾区人民自己的事情。但在单通道传播的语境下,常见的宣传所显露的宏大叙事总使老百姓觉得政府无所不能,动人的期许后果很容易是中国灾民处处依靠政府的常见心态。允许媒体实事求是地进行灾区报道,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人们,让人们诚服于事实,辨明事理、明确是非,在知情权的行使中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做到自主、自立、自强,是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办法。历史证明,信息屏蔽与臣民的依赖顺从、不负责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信息公开可以帮助灾区群众成为灾后重建的主体,有利于灾后重建的伟力在民间孕育和激发,保障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信息公开失去的只是某些官员虚伪的面子,而获得的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

  第二,信息公开有助于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后重建。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援建工程,资金总需求约为一万亿。我们很难想象,巨额的资金筹集离开了信息公开将会怎么进行。仅说援建方出资出力出智慧的巨大投入,那都是当地人民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凝结,他们有权知道这些本该施用于他们的财富在灾区是怎么去使用的?使用的效果到底怎么样?信息公开会有助于财富的创造者看到他所希望的情形在灾区逐步呈现。信息公开做好了,是对援建方人民的慰藉,也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支援的力量和信心。

  第三,信息公开有助于回馈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汶川地震震惊世界,为此我们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同情关心与人道主义的救援。但也总有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西方媒体,趁着机会说三道四。抗震救灾如此,灾后重建也不例外。灾后重建信息公开,一方面仍然是我们回馈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好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回答西方不怀好意人士的有力武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举世瞩目,其中市场机制的首次运用,对口支援更是具有中国特色。信息公开已使抗震救灾的生动事实向世界昭示,当今中国以生命价值为国家最高价值;灾后重建信息公开也必将说明,增进人民的福祉是人民中国的最终依归。

  三、灾后重建信息公开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要着眼于灾区的社会稳定,做到帮忙不添乱,营造灾后重建的好环境。社会转型本来各种矛盾就较多,突遇大灾平添新的矛盾更使一些问题变得复杂尖锐。信息公开要着眼于引导疏通、缓解矛盾。如校舍坍塌的问责一度成为十分尖锐敏感的问题,采取一概封杀或纯粹的曝光,事实证明并未有效化解矛盾,反而引起各种猜测与积怨。有效的方法是寓疏导于信息公开之中,组织各方面专家公开讨论,陈诉在这个长长的错综复杂因果链中,我们目前仅能就有证据的贪污受贿或玩忽职守进行追责。要相信在信息公开的引导中绝大多数灾民的理性会占据上风。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科学的公开信息,鼓励向前看,亡羊补牢。而那种瞒而不报杜绝反思的办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无公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往往也得不偿失,维护稳定的成本很高。

  二要着眼于平复灾民的心理创伤,做到人性关怀,着力培育正常的社会心态。心理重建、重拾信心是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要认识到短期的心理辅导干预尽管必须,但毕竟只是暂时的。信息公开要正视灾民心理机制脆弱,比较容易受刺激的特点,媒体不能过多地让他们沉湎于灾前生活的回顾,放大眼前的困难,要入情入理地看到美好的未来。当然许多话题要让他们自身去加以讨论。如在某种单通道宣传语境下,面对困难,一些人存在等、靠、要无所作为的依赖倾向,甚至有人还误解社会的爱心,存在受灾即是功臣的错误感觉,向援助方提出不合理要求等等。我们的信息公开要采取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承认灾后重建的主体地位,恢复常态心理,以平常之心创造新的生活。

  三要着眼于突出民生为本,有喜多报、有忧也报,做到政府透明,发挥好媒体的多重功能。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恢复民生最为重要。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就业、就学、就医乃至社会保障,从灾民特别是农民的相对剥夺性需求到发展期望性需求来看,这都是他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逐步解决的。信息公开的这方面内容是他们的关注点,要实时把取得的每一个重建成果公之于众,让灾民和全社会都受到鼓舞、分享喜悦;同时也应该把遇到的暂时困难如实公开,理解政府也有的苦衷,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还要广开言路,让他们在媒体上公开表达诉求,增强爱心帮扶的针对性等等。

  综上所述,灾后重建与信息公开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面对灾区重建美好家园的目标,笔者希望,政府、媒体和民众都能有这样的共识:获致这一目标,有许多因素需要借助,而舆论和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软实力”同资金物力等“硬实力”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