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礼群: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经历了三个阶段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李镭)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同志在今日召开的“全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他认为,纵观30年的历史进程,大体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

  魏礼群认为,这一时期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的阶段,主要是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实行改革开放决策之后,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要求,全国逐步展开了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废除人民公社政社体制,推进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放宽地方和城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合并一些职能交叉重叠的机构,撤销一些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精简人员和编制;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提出并开始探索建立国际公务员制度。这些改革激发了社会经济活力,促进了生产力解放和发展。

  2.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

  魏礼群认为,这一时期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阶段,主要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推进改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和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随之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一是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市场体系,推进计划、投资、财政、金融、商贸等宏观经济部门和专业部门的管理体制改革,撤并了一些部门管理的国家局。二是下放权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各级政府都较多地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和管理,实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三是逐步调整政府部门之间关系,明确划分职责权限,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等问题;同时,着力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明确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特别是实行了分税制。四是进一步精简机构编制。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3.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到现在

  魏礼群认为,这一时期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方位深化的阶段,主要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随之全方位推进。重点围绕构建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着力进行制度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主要包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更加注重转变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以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更加注重规范政府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更加注重改进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探索实现行政绩效管理制度。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取得了新突破。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进展,共取消、下放、转移职能60余项,同时加强了90余项职能。二是理顺部门关系取得重要突破,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新步伐,集中解决了70余项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三是部门责任得到明显强化,共明确和强化了200多项责任。四是机构编制得到有效控制,设计调整变动的机构近20个,正部级机构减少了6个,国务院行政编制总数没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