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旭人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12-04-14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

    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财政部门制定了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

    一、着力健全协调配合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定位,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就要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果断出击。

    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拉动社会投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灾区恢复重建投资进度。优先安排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努力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引导,积极调动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

    增加财政补助规模,促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制定并完善各项农业补贴方案,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及时制定并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向特殊调整对象倾斜。继续支持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实施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支持逐步提高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监管。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巩固和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提高“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加快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运用财税政策措施,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格局。支持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促进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保障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大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二、着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奖补结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省级财政要强化保障责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加大对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力度。

    相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的原则,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主要负责国防、外交、国家安全、中央国家机关运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地方主要负责辖区内行政机关运行、公共安全,以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农林水等事务。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务,尽管具体事权管辖在地方,中央可以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地方适当补助。

    加快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鼓励禁止和限制开发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增加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规范现有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设立新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区分不同情况取消、压缩、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

    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建立财力差异调控机制,强化省级财政调节辖区内财力差异的责任。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导并鼓励地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适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合理界定财政保障范围,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制定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等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支持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

    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根据公共服务的层次性,相对动态地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并抓紧建立健全以下相关机制。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完善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推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机制。推动建立并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和规范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研究完善并适时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支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东北、中部地区及部分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认真落实水库移民政策,重点解决库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问题。认真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四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机制。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中央财政重点加大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四、着力推进税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与市场竞争力,党和国家已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继续执行好今年下半年先后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费需求。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外贸发展,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促进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制度、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内外资房地产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收制度,以统一税制,公平税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推进资源税制改革,适当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完善资源税计征办法,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征方法,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适当增加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

    五、着力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建立完整的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法治性、增强预算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与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等等。但其中三个环节最为关键。一是建立完整的国家财政预算体系。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国家财政预算体系。政府以行政权力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集中社会资源的规模和份额,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在清理整顿非税收入的基础上,将保留的收费、基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实施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规范收缴程序,实施动态监控,取消执收单位过渡性账户,使所有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要按照上述国家财政预算体系框架列入本级政府预算。二是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到位率。加强预算执行工作,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将监管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实到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机构。转变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基层财政监管作用。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强化财政违法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部门、地区及单位的利益追究机制,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和信息披露力度。

    财政部门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