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公开、廉洁、高效、务实服务型政府的必要保证。2007年以来,我市依据《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健全机构,努力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落实,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政府门户网站(www.lhk.gov.cn)在襄樊市政务公开网站考核中名列各县市前列。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基础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早在2005年3月开通的《今日老河口》新闻网站中,我市就开设了《政务公告》、《特别关注》、《政务行风信箱》等栏目,向社会公开全市重要政务活动、政府公文,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2007年4月份,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机构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又成立了老河口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将老河口市新闻中心与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政务信息管理中心作为市委、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具体负责全市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工作。2007年8月份,我市召开了全市政务公开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全市137个有电子政务建设任务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老河口市委书记陈万波、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诗出席会议。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此后,我市还及时制定出台了《老河口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老河口市政务公开工作任务》等规章制度,为政府网站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开通网站,构建电子政务建设平台
我市根据襄樊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关于政府网站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老河口政府门户网站各栏目版块的内容设置方案。网站设有老河口概况、地方机构、政务公开、公文公告、为民服务、在线办事、政务互动、政府采购、招商引资、今日老河口、老河口论坛等11个主栏目共57个二级子栏目。之后,投入12万元,为政务信息管理中心配置了网站服务器、电脑等设备,迅速开展了网站建设工作。先后将《今日老河口》部门网站群移植挂接到政府网服务器,将《今日老河口》有关信息导入政府网服务器,连接部门网站56家;根据《老河口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督促部门对政府网站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对全市137个有政务信息公开职责的部门进行分类排队,制定了政务信息统一上网工程建站计划,分三批完成建站任务。目前,第一、二批网站建设基本结束,已进入第三批网站建设阶段。老河口市政府网站自2007年11月初开始试运行以来,无论是在网页设计、栏目设置,还是在政务公开、政务互动等网站服务功能上,较之以往的《今日老河口》网站有了质的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襄樊各县市纷纷致电或来人询问学习我市政府网站建设经验。
三、健全机制,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序开展
完善的机制是电子政务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从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规范化建设的角度出席,先后建立健全了四项机制。一是建立了长效的信息更新维护机制。建立政务信息采集、审核、报送、加载、更新的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信息发布准确、报送畅通、维护更新及时。二是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强化对各单位子网站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网站建设上等级、上水平。定期对各单位网站内容、栏目设置、网上服务、信息更新等工作情况进行交流、检查。把各部门子网站的建设和信息维护情况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定期进行情况通报。对信息公开及时准确、网上服务工作开展得好、群众满意的单位,给予表扬;对信息公开不及时、网上服务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三是建立严格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全面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上网用户日志留存、电子公告服务信息巡查、上网信息审查等制度,完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等技术防范措施,加强网站软、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严防病毒和黑客攻击。对各单位子网站的信息及时进行清理检查,对那些不健康、不严肃的垃圾信息坚决删除;对发布反动、淫秽等国家明令禁止信息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四、强化服务,凸现电子政务建设效应
为民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市不断强化老河口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通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为民、便民、利民的各种在线服务,强化网上办事能力,使老河口市政府门户网站成为群众在线办事的平台。先后设立了“为民服务”、“在线办事”、“政务互动”等栏目,一方面,广泛接受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对于公众在栏目中提出的各项咨询、建议和投诉,各地各部门认真对待,落实专人每天上网查看有无本单位的相关问题,并在网上及时答复。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均及时予以满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均逐个进行了解释说明。另一方面,提供办理事项下载服务,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甚至可以实现在线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