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 信息化建设增强国企活力新方略
来源:博客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当前的目标和任务十分明确,就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但疑问就从这里产生了。什么是“增强企业活力”?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即以为重组和改革能解决一切问题。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需要新的方略,就是通过信息化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而要提高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除了采取外部资源重组与传统改革的模式外,还有第三种模式,即生产方式模式。信息化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的角度,为国有企业改革注入了新鲜动力。

  仅按照工业化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模式进行改革,可能出现先进的信息生产力与传统的工业化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中被长期忽视的一个问题,信息时代把它充分地暴露出来了。企业有积极性,但不灵活。这是一个典型的“活力悖论”。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对现代化的理解上!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两次现代化。两次现代化的不同,对于企业来说,表现为生产方式的不同。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那只能是“活力”。美国21世纪的制造业战略是灵捷制造。“灵捷”就是指生产方式战略转变意义上的活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知识生产力变革与流程再造引起的生产关系变革结合而形成的以灵敏为核心特征的新的增长方式。它与工业化改革所说的积极性意义上的活力不同。这就解开了两个“活力”之谜。

  企业信息化实际上与企业工业化是一个并列的概念。它不是指信息技术应用,而是指企业的转型,是从工业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转型为信息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这样一个过程。

  当然,中国企业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同时面临着两次现代化的任务。但在各国企业都力争第二次现代化的时候,只有中国企业还埋头只搞第一次现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对第二次现代化视而不见,才是造成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落后的认识根源。

  依靠传统工业化道路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正暴露出几个突出的局限性:一是传统工业化存在资源利用局限,当前国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忽视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使不少大中型国企陷入了困境;二是传统工业化存在增长方式上的局限,旧有的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外企业间“工业化-信息化”的新的现代化鸿沟;三是传统工业化存在管理制度的局限,面对国际企业普遍采取的扁平化网络管理,传统工业化的金字塔式科层管理制度亟待创新;四是传统工业化存在财务机制局限,传统工业化的财务体系虽然在管理工业化有形资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在管理信息化无形资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能够在信息化企业再造与转型意义上,激活企业的无形资产。

  信息化为提高企业的“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等绩效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要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仅靠做大做强,提高2E意义上的“企业活力与竞争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灵敏做活,提高3E中“效能” (Effectiveness)意义上的“企业活力与竞争力”。这是因为,国际竞争的环境比国内更加复杂多变,风险和不确定性程度比国内更高,不适合那些沾有“大企业病”的“恐龙”型企业生存。

  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提高国有资产回报水平的问题上,我认为此前的国企改革中,还有三分之一的资源与措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综合提升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信息化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新一轮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