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动安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论坛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贺凌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帷幕。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这个历史性进程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如何紧紧抓住和利用好信息化这一手段,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从而实现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从信息化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结合入手,以安徽农村信息化经验为例,阐述了信息化在农村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对下一阶段农村信息化工作提出设想,以期对各地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提供借鉴。

  一、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客观要求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与三十年前相比,我国农村改革无论在背景环境还是发展方向,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显著的区别是,第一次农村改革集中体现在机制体制方面,强调所有制的变化,目的是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新时期的农村改革则更多地强调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相融合,与城乡统筹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时期农村改革关系到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方方面面,涉及生产、生活、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这些方方面面和诸多领域的建设,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新时期的农村改革,也注定要在信息化的纬度上展开。

  我们理解的现代农业,其内涵已不同于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的农业。那时候主要强调农业装备的技术水平,这些固然仍很重要。但是在现阶段,人们更强调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强调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以达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强调农业的精准程度,以及农业装备的多功能、智能化水平,以达到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信息化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通过信息采集,可以实现精准作业;通过信息网络,能够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通过计算机分析,可以对各种农产品的种养殖过程进行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出率,等等。如果说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升,那么信息化则扮演着这个改造、提升过程的主要角色。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在多年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手段具有明显差异,严重滞后城镇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消除“数字鸿沟”入手,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加快实现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借助信息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信息传播体系的不断健全,信息服务可以实现进村入户,农民种养产品实现了与城镇各类商业平台的信息对接,可以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益。开展农村网络文化和网络培训活动,为农民提供科技、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信息服务,能够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信息的及时发布,还可以实现农村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提供保障。如果说城乡统筹是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那么信息化就是提供动力活力的不竭源泉。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首先就要推动实现城乡信息一体化。

  同时,在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互交融、深入发展的今天,新阶段农村改革既面对着种种新的挑战,也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只有融入发展的大环境,及时掌握形势变化,用全局视野审视每一步工作,才能把握住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脉搏。这其中,信息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乡村,还是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扩大农业国际合作和交流,都需要在及时了解各方面信息基础上作出判断,通过信息的整合加工处理后作出相应决策。事实证明,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信息化既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必须借助的有效手段,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把推进全面向“三农”的信息化服务摆到战略重点的首要位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强调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可以说,信息化将贯穿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更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营造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以顺应创新、改革和发展的潮流。

  二、信息化加快安徽农村改革发展进程

  三十年前,发源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三十年后,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又拉开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序幕,开启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安徽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为顺应信息化形势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双重要求,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于2000年启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谋划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农民致富。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了富有安徽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工作模式,并且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多数农村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安徽农村信息化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先行。安徽把农村信息化工作与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紧密结合,“政府主导推动,体系建设先行”,建立了由信息化工作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各涉农部门参与配合,协会等专业组织和通信运营商提供支撑,“谁分管,谁负责”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农村信息化工作体系。保证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采取政府前期主抓,企业中期参与的方式,保证农民最终获益。在这套工作体系的推动下,全省总体上已形成政府推动、各方协力、全社会参与的农村信息化工作良好氛围。二是夯实基础。安徽把建设各类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关键举措,集中力量解决了信息入乡“最后一公里”问题。到“十五”末,安徽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电话“村村通”工程。目前,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全省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宽带数据网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9.3%,广播和电视行政村覆盖率近99%,全省已经具备性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村信息传输网络。三是搭建平台。为适应广大农民对涉农信息的不同层次需求,安徽省重点建设了“安徽农业信息网”、“安徽农网”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锋在线”三大农村信息基础平台,从顶端强化了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这三大平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主要承担着发布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等信息,开展农村电子政务应用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等功能。以这三大平台为主轴,全省搭建起了向农村企业、大户、基层党员和广大农民延伸的,从省到乡村的五级信息传输网络,逐步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领域。四是强化服务。安徽采取物理信息传输网络与信息服务组织网络相结合,同步延伸的做法,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农村信息员队伍为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主要依托,重点发展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为主的乡(镇)、村两级农村信息化服务组织体系。这些信息服务站综合运用电视、电脑、电话、短信、广播等现代手段及黑板报、印刷品等传统方式,向农民传播发布信息,保证了信息能及时传递到每一个农民手中。五是整合资源。为节约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作用,我省在农村信息化资源整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切入点,整合双方的基础设施资源、教学资源和资金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共同建设、共同使用。目前,全省已有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资源整合,远程教育“电视上网”站点已经成为集党员远教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省省情的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

  信息化建设极大促进了安徽农村地区发展。以安徽阜阳市为例,阜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在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出过诸多探索创新和成功实践。由于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农村人口比例高,城乡统筹任务繁重。近几年,在阜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繁荣和农民致富,收到显著效果。阜阳市颍上县茂生香草公司通过互联网经营香草,建设“茂生香草园网”和“中国香料网”,95%以上的香草产品交易来自网站,平均每年销售额达150多万元,香草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同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辐射、带动周边一大批农民致富。今年奥运期间,该公司香草产品就是通过网络被北京奥组委订购,为北京奥运会添香增绿。太和县旺兴畜禽业有限公司利用信息技术将饲料生产、种禽繁育、孵化养殖、肉鸡屠宰、分割冷冻等业务统筹安排,集中调度,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产量,今年养殖销售收入达6亿元。颍上县六十铺养猪协会循环农业有限公司示范园把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请进来,实现生猪生产信息网络化,使党员、会员进门有科普在线课堂,出门有批发市场,实验有科普示范基地和实践观摩基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龙头,以效益为纽带,以网络为依托,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管理新模式。

  几年来,安徽省通过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化在推动调整安徽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建方面,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三、农村信息化下一阶段着力方向

  国家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框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也为我们指出了下一阶段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充分考虑人多地少的国情,适应以家庭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特点,广泛应用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产出,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控性。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就要围绕城乡“信息不对称”的突出矛盾,抓住市场、科技、生产、流通、文化、教育、社保等存在显著城乡差别的要素,深化信息服务和应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大致说来,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综合利用互联网、呼叫中心和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手段,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农技推广员、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等的科技信息服务,创新农村科技信息入户模式,提升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服务实效。

  二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应用,注重农产品供求信息、批发交易与期货交易信息的采集、汇聚、整合和开发,强化市场预测和决策支持功能,向生产者提供准确的导向信息,抵御市场风险。

  三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精确性。推广和综合运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遥感、传感器、自动控制和专家系统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数据采集能力,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预测预报、农田气象服务、产品追溯管理等方面的效能。

  四是推进市场流通信息化。加强农业、商务、邮政、供销合作社、质检等部门涉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城乡一体化市场流通信息服务。围绕大宗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批发,以及农村物资回收等交易活动,加强涵盖公路、铁路、航空、海运、邮政、仓储等领域的农村综合物流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促进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

  五是完善涉农信息资源体系。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农民多样化需求,统筹规划与整合开发市场、科技、农资、气象、水利、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政策法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形成功能完备、内容丰富、发布及时、安全可信的涉农信息资源体系。同时,加强网络资源、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队伍的整合利用,力争实现用一种网络承载多种业务,一种终端承接多种服务,一支队伍承办多项业务。( 作者系安徽省信息产业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