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金融信息化连着我的梦
来源:当代金融家 更新时间:2012-04-14

 记者何谐

  金融──国家经济的血液。信息化的巨浪带给我国金融领域的巨变,可谓无处不惊人:全国异地汇款即时到,银行卡每天24小时提供金融服务,足不出户理财、炒股、保险……目前,我国所有的银行、证券、保险都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计算机联网处理;建成了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建成了数据集中处理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电子银行系统……亲眼见证和参与了中国人追求金融信息化世纪梦想的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激情洋溢地说:中国金融信息化连着我的梦。
  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开场白和记者简单寒暄后,陈静说,我先讲个小故事,帮助你直观地认识什么是金融信息化。在1994年初的时候,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的领导告诉我,现金的发行和统计非常重要,是日报制,每天上午要报中央,中央领导包括邓小平同志都要看。当时是通过发传真和电传将数据上报并进行统计。为此,货币发行部门的同志都忙得下不了班,特别希望建立现代化的货币发行信息系统。如今,这一系统已经建立并得到了完善,彻底取代了传真、电报等落后的数据征集和统计手段。现在是用现代化的IT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逐级自动统计、自动汇总、全国从县到市到省汇总以后到北京,每天统计的数据准确、及时、安全,货币发行部门的同志终于可以按时下班了。这便是金融信息化带来的效率变化。
  30年,中国金融信息化两条主线中国金融信息化,是一项艰巨和纷繁浩瀚的工程,也是一场乘载着中国金融科技水平整体向上"位移"的世纪之战。其场面之宏伟,影响之深远,用什么语言来表述都是不足的。那么,如何沿着时间的轨迹看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脉络,或者金融信息化从起点目前攀升的高度?陈静告诉记者,30年,中国金融信息化可以从两条主线来认识。一条是由四个发展阶段连成的主线。第一阶段,大约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第二阶段,大约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逐步完成了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第三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实现了银行全国范围的计算机处理联网,互联互通;第四阶段,从2000年开始,各行开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网上金融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以及各种中间服务产品等。
  第二条是由重大成果连成的主线。在我国金融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它们是一个个璀璨夺目的成果,并成为金融信息化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基石。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银行业实现了电子化,业务处理从手工全面迈向自动化,在金融信息化上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21世纪初,银行业逐步完善集约化管理,实现数据大集中,建成新一代的核心业务系统,大大加快了金融创新,显著提高了服务水平。如工商银行,其计算机服务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每天能处理一亿笔以上的交易;其账户数达到3亿户,也是全世界最多的。金融信息化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工商银行实现了1000种以上的中间服务产品。
  2002年3月,中国银联的诞生,标志着在"金卡工程"的基础上,中国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和推广应用发展到新的阶段,经过银行业的共同努力,迅速形成了银联卡在全国及26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用的大好局面。
  2006年6月26日,小额支付系统推广应用到全国,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基本建成。中国现代化系统完成了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中央银行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的接入工作,是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对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密切各金融市场有机联系、维护金融业稳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银行间的支付清算能力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极大地提升了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这个评价是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2007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报告中给予的。
  信息化催生金融创新和监管模式之变当记者问到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创新有何影响时,陈静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将一粒炒豌豆放在嘴里,他似乎要借此作片刻思考。然而,他很快就继续"答记者问"。或许,他根本不用思考,长期在我国金融科技战线担负重要工作,这些情况都在他的脑海里"整装待发",时刻可以"出列"。他说,金融信息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技术支持,是金融创新的加速器。我给你举两个实例:银行卡的应用和网上金融服务的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6月,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已达16.2亿张。2007年全国使用银行卡办理支付业务136.12亿笔,金额111.47万亿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用银行卡结算已占社会消费零售额的30%以上,给银行客户带来很大的方便。"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已成现实!这背后是全国各家银行都实现信息化并经中国银联实现网络互联互通的结果。
  再就是网上金融服务。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目前均建立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移动(手机)银行等多种先进、方便的新型服务手段,形成功能较完善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网上支付、转账、贷款、个人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也是银行充分应用包括互联网技术在内的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了庞大、复杂的信息应用系统支撑的结果。
  对于信息化对金融监管模式影响,陈静指出,我国金融监管在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高管人员管理、风险预警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高科技手段,能够准确和迅速地捕捉到一些异常信号,使金融监管起于端倪。例如反洗钱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和完善反洗钱法规,建立国家反洗钱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开发建立了大额异常支付监测系统。这是反洗钱工作的一大"杀手锏"。该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本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的监测,发现、协查、破获了一批洗钱案件。目前反洗钱系统根据反洗钱工作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系统监测范围、完善系统功能以实现对本外币统一监测分析,使之在发现和捕捉不法洗钱行为上更加灵敏和准确。
  再比如征信管理系统。中国人民银行改进和完善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库已与所有中、外资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全国联网。征信管理系统中的企业征信系统已投入使用,覆盖了目前与金融机构有信贷业务关系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截至2008年1月底,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1349.1万户借款人的信息,开通查询网点11.9万个,日均查询量达11.0万次。2006年1月16日全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正式投入运行。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已实现了在7个城市的联网查询试运行,为全国联网打下了基础。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了5.97亿自然人的相关信息,全年查询量1208.9万笔。可以想见,不会为时多久,我国覆盖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就会得以建成和完善,对改变国内诚信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将产生良好作用。
  还有,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和国债交易登记系统的应用,一方面,为制定货币政策及时提供所需要的市场和市场分析信息;另一方面,它也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必要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这两个系统干预人民币外汇汇率,调控市场资金规模。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人民银行对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的能力,对货币政策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信息化推动完善了宏观调控手段。信息化的发展使多个相关部门实现联网,显著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比如,为提高征税效率和精度,解决国库、财政、税务、银行相关数据不能联网处理的问题,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加快联网,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2月15日国库信息处理系统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截至2008年初,已推广到18省市,全国采用新模式缴税的纳税人超过900万户。这种联网有效地改善了对纳税人的服务,提高了征税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征收入国库的效率。
  四大隐患须注意人们普遍关心的是,银行的数据和运行系统一旦发生病毒攻击或自然灾害损毁等意外时,会不会造成信息丢失,会不会造成系统瘫痪?如何保证金融信息安全呢?陈静告诉记者,金融信息的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保障我国金融信息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对这一重大使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风险,二是金融计算机犯罪,三是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等的破坏,四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包括战争)的破坏。这些都迫切要求银行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我国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对这些安全隐患都认真、严谨地部署了应对之策:
  一是强化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在2000年就召开了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三个保证":第一,各银行要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主要行长亲自挂帅,从领导力上予以保证。第二,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要设立信息安全专门机构,专项负责信息安全,从专业人才、专业机构上予以保证。第三,资金落实,要求信息安全建设的资金不能低于信息化建设投资预算的15%,从先进的技术设备上予以保证。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我国金融的灾备水平和信息安全系数。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还为当时的措施感到自豪。在全国信息安全工作会议上,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也将人民银行评为先进典型。
  二是加强金融业务连续性管理,搞好灾难备份建设。人民银行在南方建设了现代化支付系统灾备中心,在2004年已经顺利建成和投入使用。工商银行在华东建设了灾备中心,保证在大灾以后银行数据安全,业务快速恢复。同时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经启动了灾备中心的建设工作。鉴于灾难是小概率事件,目前,不少地区正积极探索委托可靠第三方统建统管灾备中心的形式,以提高灾备信息保障的效率和投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