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艳
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鸿沟扩大间的悖论解读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
摘要:互联网简单便捷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形式将个体的话语权和知情权提到空前的高度,然而狂欢过后,事实表明,网络技术并未如预想中的缩小进而消除不同人群间的信息鸿沟。相反,社会各群体间由于对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日益凸显。
2006年5月正式公开发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数字鸿沟有所扩大”列为当前信息化发展值得重视的六大问题之一,“缩小数字鸿沟计划”也成为六大战略行动之一,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缩小数字鸿沟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本课题也因此具备了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
为区别于目前已研究颇多的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现代化等宏观角度,本文将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信息接收的主体——人,这一微观角度进行新的探讨。本文立足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前提:主体对外界信息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主体的认知结构,力求对网络社会中信息鸿沟的产生与消除进行解读。
关键词:网络技术信息鸿沟认知心理学认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快速摆脱实验室的狭小范围,实现了与社会各个领域及人们生活的社会化整合,由此加快了人类社会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的步伐。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平台,网络具备以往各类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海量的信息传输能力、超时空的传播速度、无障碍的准入形式及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等等。网络以其鲜明的平民化色彩,彻底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神圣地位,同时,简单便捷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形式将个体的话语权和知情权提到空前的高度,甚至有人欢呼“信息大同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狂欢过后,事实表明,网络技术并未如预想中的缩小进而消除不同人群间的信息鸿沟。相反,社会各群体间由于对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日益凸显。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鸿沟已成为由社会发展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
1、“信息鸿沟”问题的提出
信息鸿沟(Infomation Divide),又称作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与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形影相随的问题。传播学中的知沟(knowledge gap)理论证实,当大众媒介的信息流入一个社会系统时,处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能够比其他人群更快地捕获这些信息,使知沟扩大。从这个角度讲,技术可能会使社会的不平等加剧。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这种差异有日益扩大的趋向。
1)信息鸿沟的内涵
对于信息鸿沟,在美国商务部Falling through thenet系列报告中作了如下定义:这是一种由于地域、种族、经济状况、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1]
这一定义极具概括性,并且在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我们所讨论的信息鸿沟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中,不仅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存在于国家内部各个地域、种族、不同经济背景和物理特征的人群之间。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于2000年对香港、北京、广州三地及美国的研究发现,其数码沟指数(即数字鸿沟指数)分别为22. 3、20. 5、 18. 0和16. 0,中国三大城市网民分布的不均衡性高于美国全国的水平。[2]这说明,欠发达国家在接入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不平等现象更甚于发达国家。
2)信息鸿沟问题在我国的表现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在《2006中国数字鸿沟报告》中对国内存在的地区数字鸿沟、区域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教育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的信息鸿沟问题仍然严峻。仅以中国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变化为例,如下图所示:
1997-2005年各区域互联网普及率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六十):《2006中国数字鸿沟报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从表中不难看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一直占据着领先位置,尽管中、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大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国内不同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群体之间的信息分化是显著的,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因掌握、接收、转化信息能力的差异而日益分化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信息富有者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阶层较高,信息运用能力强,能够迅捷地获取广泛、深入的信息;信息贫弱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经济能力有限,一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运用信息的能力较低而且获得信息的渠道少。
信息鸿沟又会进一步导致经济鸿沟、政治鸿沟,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引发根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分化不但指不同地区、主体之间在信息接触和使用方面的静态差距,还包括信息差距不断扩大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建构过程的影响逐渐扩大,在不同能力的主体之间,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会愈拉愈大,“马太效应’日益凸显,而这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是相悖的。因此,2006年5月正式公开发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数字鸿沟有所扩大”列为当前信息化发展值得重视的六大问题之一,“缩小数字鸿沟计划”也成为六大战略行动之一,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缩小数字鸿沟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
2、信息鸿沟产生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国内的相关研究已经从政治学、社会学、现代化等角度分析了信息鸿沟的成因,为区别于以上宏观角度,本文将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信息接收的主体——人,这一微观角度,分析主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使用原理及特征,研究他们面临的信息获取障碍,探索消减我国信息分化的途径。
1)认知心理学相关范畴设定
认知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20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以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能被视为是对外部刺激的纯粹的被动反应,主体的选择、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主体的认知结构。此处及下文提到的“认知”和“认知结构”一律遵循当今狭义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所普遍采用的概念界定,所谓“认知”就是指主体赖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而“认知结构”则是由一系列认知项目按照某种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3]以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和研究提出进一步说明,认为“人的认识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于己,即把外界的信息同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和顺应于物,即改变发展主体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而完成的。”由此可见,在相同的信息环境中,有人能迅速捕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融会贯通;另一部分却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和依赖性。这种差别同样是由两部分人群所具有的不同认知结构所决定的。
2)信息鸿沟形成过程剖析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心理结构决定了其对外界信息的注意程度,也决定着他诠释信息、整合思维的态度和方式。不同主体间因赖以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不同,所以外界提供的信息量越充足,个体间的信息处理能力差异越大,信息鸿沟由此产生。具体而言,信息鸿沟在主体间形成并日益扩大的过程可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主体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其信息库中知识含量差日益增大。
在长期的信息处理过程中,人通过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的形式贮存在信息库中,由此,人得以积累知识并在以后加以利用。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心理发展、认知形成和个性塑造得以实现。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渐进的过程。在长时记忆以前,由于信息并未转换为主体的认知,信息被保留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新接收的信息势必要占据旧有信息的空间,于是就要丧失信息。
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国心理学家米勒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组块”的概念。认为信息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所谓的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组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是人利用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和加工的过程。组块的作用就在于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在短时记忆容量的范围内增加信息含量。
组块的方式与能力依赖于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普通民众相比,认知精英的记忆库中贮存的组块数量多,而且每个组块中包含的图式项目也较多。个人所拥有的图式越多,他所能同化的信息范围也越广泛。因此,认知精英对外界信息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他们所积累的知识能够为信息找到更多的匹配模式,对信息的识别也更迅速有效。信息被确认后,原来的组块将得到补充和丰富,做为新的更完善的组块贮存在记忆库中,以备下次遇到相应信息时被快速调动和启用。这样的认知识别过程循环往复,认知水平高的主体将拥有愈来愈丰富的信息库,认知能力也相应愈来愈强。
无所不包的网络世界将海量的信息推到用户面前,认知结构完善、信息使用能力强的主体得以像海绵般吸纳各种信息,不断扩充其记忆库中的图式数量,这又为下一次的信息接收过程提供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从而使其认知结构进入良性循环中。相反,认知结构单一的主体只能被汹涌的信息所淹没,就像阿尔夫.托夫勒所言:“有时候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这些人无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认知结构建构的速度也会减慢。久而久之,两个人群掌握的信息量差异会日益增大。
(2)认知能力影响主体对信息的加工方式,进而使信息传播的长期效果分化。
主体的中枢能量是有限的,但如果两种活动所消耗的主体的资源有限,主体就能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即进行双作业操作。这取决于作业本身的难易程度、主体的技能、主体对活动的熟悉程度等。换言之,如果主体认知中贮存有与活动相匹配的知识经验,即主体分配少量注意就能对活动进行加工,那么双作业操作就得以进行。据此,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个体的场依存性和个体的场独立性的概念。当要求主体从整体材料中抽出一部分内容进行感知时,有些人会感到非常困难,那么他就具有“场依存性”的知觉特点;相反,若主体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内容并对其进行认知,那么他就具有“场独立性”。[4]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个体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与个体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
依据这种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主体对外界信息的态度可分为两种类型:依赖型和研究型。依赖型主体多是场依存性较强者,他们易受所接收的信息的支配,可塑性强。而研究型主体多为场独立性较强者,他总是以自己的意见为中心来选择信息,在感受信息的同时调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相关认知元,对一个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推论和评价。在长期的信息处理过程中,研究型主体通过对不同层次认知单元的激活,能从多方面理解信息,以此掌握社会现象的共性,做为自己的行为取向的参考,达成对社会事实的深层次理解;依赖型受众则满足于对表层信息的接收,追求的是即时性报偿,长此以往,成为信息与技术的附庸。
网络使民众对媒介的接近权与使用权空前强大。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的使用呈现“傻瓜”倾向,任何个人,只要通过与互联网相联的计算机,就可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甚至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对于网络的使用,人们几乎可以说是“零壁垒”进入,网络早期的贵族化特征正在淡化,呈现日益明显的大众化趋势。因此,网络机动灵活的传播模式为掌握并熟悉网络技术的部分人群提供了传递声音的平台,他们可以参与信息的采写、制作,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舆论的多元化使这些精英们对社会事件有更完整系统的认知,也会做出更理性的判断,从而成为社会和其他主体的舆论领袖,信息鸿沟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呈扩大态势。
3、基于主体认知原理对消除我国信息鸿沟提出几点建议
信息贫富差距把社会分为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两个部分,前者凭借信息资源的垄断和经济势力的强大,获得坚实的社会经济地位,而那些无条件、无能力、无意识进入互联网的信息弱势群体则会因为失去对有效信息的获取,而失去实现政治权利,取得一定政治利益的机会,信息分化已全面渗透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从国家信息中心《2006中国数字鸿沟报告》的数据中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信息使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中西部农村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在业低收入群体以及农村进城务工就业群体。这一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和收入水平都较低的工作,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这已经深刻影响到他们的创业与再就业,从而成为信息贫弱者,这是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主体间的认知结构差异是造成信息鸿沟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消减信息分化绝不仅仅是个体层面的微观问题,还必须考虑信息贫弱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必要时政府应进行相关调控。弄清主体对信息的使用与接收原理,为缩小不同人群间的信息鸿沟,可做以下尝试。
1)改变目前信息传播中“主流人群”倾向,激活信息贫弱者的认知图式
主体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是以图式形式存在的,除少数活跃在意识范围内,大多数是潜存于记忆库中的。当面对新出现的信息,需要进行识别和选择时,主体从记忆库中提取足够的信息,活跃在意识范围内的已识别的图式就会根据概念间的关系帮助主体来推论那些未被识别的信息,填补一时出现的认知空缺。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同化”,是指受者对输入的刺激进行过滤和改造,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吸收新的来自环境的因素,将之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网络当中。这个过程的完成表示主体对这一信息的认知和理解。-
实验表明,受者一般对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都能较快地接受,而对陌生的、甚至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相悖离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现出怀疑和拒绝。因此,如果帮助信息贫弱者快速完善认知结构,就要多提供与他已有的认知图式相重合的信息或他感兴趣的信息。
然而,目前国内包括网络在内的大众媒体中信息资源分配很不均衡,信息传播形式不够多样化,信息媒体反映“主流人群”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内容较多,而满足信息贫弱群体需要的内容较少。信息贫弱者即便能够平等地拥有传播媒介,也无法获得同质的信息服务。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广大农村受众,有人概括目前的现状是:“在报道总量上,涉及‘三农’的信息占的比例极小,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匹配,与农民在国民中所占的数量相比更是悬殊过大。中国8亿农民的声音甚至不如一个三流歌星的声音大。我们的大多数媒体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更倾向于关注城市、关注精英、关注权力与金钱。”大量的农村人口被排斥在信息化之外,成为信息传播的边缘化人群。
因此,网络中应该适当增加针对信息弱势群体的板块,提供他们急需的、能唤起其关注点的信息,同时根据这部分人群的网络使用特点,增强传受互动性,引导其进入网络使用的良性循环中。
2)政府赋权,去除信息贫弱者的信息获取障碍
如学者卡斯特所言,网络可能会造成大众社会的区隔化,使社会演变为片段化社会。从这个角度讲,尽管新技术在理论上会赋予人们平等的权益,实际上它传播的正是一种不平等。对干中国城市信息贫弱者,政府应兼顾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协调公共信息部门,“赋权”给他们,使信息贫弱者提高信息运用技能,获得更多信息渠道。
具体而言,政府应鼓励开展定制化服务,设计符合信息贫弱者需求、简便易操作的信息服务类型,提供方便、低价的信息服务;增加公共信息资源供给,开展电子政务以丰富在线信息资源,推动公共信息机构(学校、图书馆、邮局、社区信息中心等)提供公共数据库、主要经济信息等内容的免费或低费服务;通过公共信息机构向信息贫弱者提供免费信息技术教学等。[5]
3)利用网络以外的媒介的联通特性,帮助信息贫弱者填补认知空白
目前,在农村的一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硬件设施欠缺,网络的普及率仍不是很高。鉴于此,可以利用媒体的联通特性,借助其他已经广泛普及的传播手段,如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还有新兴的手机媒体等,来加强信息强者与弱者的互动。例如,在广电频道、报纸栏目与手机资讯报道上加大对教育类、技术类信息的传播,将基础普及性的、真正能被快速接受的报刊书籍送到农民大众身边,缩小社会的信息不平等。同时呼吁大众媒体运用其独有的“议程设置功能”与“环境再构成功能”,通过赋予信息分化议题不同的传播频率、传播强度、优先秩序将其广而告之,加强地域间的信息互助与沟通,以此改善不同地区与人群的信息落差。
4、小结
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明晰了主体对信息加工的作用原理,不仅能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缩小信息鸿沟,也能为消除网络中的不良现象、促使网络技术产生更为良性的社会效应提供另一个思考的角度。
参考文献:
[1]邵艳丽、黄奇、朱庆华:《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载于《情报资料工作》,2003年第4期
[2]支庭荣:《传播联结与社会和谐—关于数字鸿沟的社会心理学思考》,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
[3]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4]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李勇:《关于消减我国城市信息分化的研究》,载于《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