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黔江区地税局紧密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涉及纳税人切身利益的“热点”,影响公正执法的“关键点”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以“1234”工作措施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做到“四个没有”,即没有吃拿卡要报、没有人情税、没有关系税、没有转引税款行为发生,达到了“三个满意”,即群众满意,纳税人满意和社会各界满意,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和谐地税的构建。
“1”即坚持“一个原则”。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应受保护的涉税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将与行使职能相关的信息和涉及社会公众及纳税人的信息进行全面公开,切实做到了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方便群众、严格督查。
“2”即把握“两个重点”。对内,按照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凡是关系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权、财权、用人权等事项进行重点公开,切实保障广大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努力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对外,以社会关注、涉及纳税人切身利益的涉税事项为重点,公开涉税法律、法规、政策,落实涉税法律、法规、政策的配套措施,公开涉税服务的项目、内容和流程,公开涉税服务应达到的质量和标准,努力提高办税透明度和服务质量。
“3”即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了严密的组织领导机制。出台了加强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予以保障。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由区局办公室牵头办理,各科室根据其工作职责负责政务公开内容和资料的提供。二是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税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不力,拒不实行政务公开,该公开不公开,公开内容不当造成泄密,处理投诉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以及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4”即打造“四个平台”。一是打造电子政务平台。以重庆地税内网平台、重庆地税互联网黔江地税频道、黔江公众信息网黔江地税网页、12366纳税服务热线四个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对内向干部职工公开行政管理事宜,对外向社会公众公开涉税事宜,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交流。二是打造办税服务厅平台。把对外政务公开的要求融入到办税服务厅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当中,综合发挥办税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自助式触摸屏、纳税辅导窗口、税收宣传资料自取架等服务载体的功能,重点面向纳税人及时全面公开所有涉税信息。三是打造新闻媒介平台。发挥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区委、区政府舆情信息平台的宣传辐射作用,在发布涉税政策、措施和办税事宜的同时,刊发地税新闻稿件,公开经常性、阶段性和重大工作开展情况,扩大影响面,增强渗透力。四是打造举报监督平台。在局机关和各基层单位设置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在局内外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推行领导接待日制度等,定期走访纳税人、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向纳税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发放评议表和调查问卷,多方面听取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通过各种内部会议通报重要情况,公开重大决策,修订完善工作制度和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