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刘世领
今年10月以来,扬州市物价部门陆续在其政府网站公布了21种季节常用药价格和23种日用消费品价格后,又开通扬州市价格信息网,分门别类将该市主要楼盘的房产价格、常规医药价格、部分日用消费品价格,以及众多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的收费标准全部公布上网,一场政府“晒价”的试验在扬州市展开。
市民:
货比三家有了好帮手
记者找到各界关注的日用消费品价格表,公布的类别包括商品名称、规格等级、计量单位、零售价格共四大项,商品信息甚至精确到了品牌和具体型号,而此前公布的21种季节性常用药品价格,同样也精确到了药品的名称、规格和剂量。
不出家门轻点鼠标,油盐酱醋茶价格了然于胸,家住扬州梅庄新苑的家庭主妇李家杏高兴地说,购物时有这张价格表作对照,一眼就能看出商家的售价是高是低,方便了货比三家。
年轻人则对政府“晒”价更感兴趣。大学生徐光染说,其实网上各种论坛、博客里也有很多网友在“晒价”,但是有些价格总感觉不靠谱,而物价部门公布的价格应该很权威,相信更公道。他希望今后政府能公布更多商品的价格。
商家:
“底牌”被亮压力不小
大规模公布商品价格,最敏感的莫过于商家。扬州一位药店负责人坦言,药价公开确实给药店经营带来了压力,“前两天有个顾客问营业员这种药为什么比政府公布的价格高出一毛钱,营业员不知怎么回事,顾客掉头就去了路对面另一家药店。”扬州五星电器售货员也反映,最近确实有顾客拿着价格表来买电器了。店里有些商品价格比表上略高一些,顾客就会质疑,为什么不按照政府公布价目表上的价格出售?其实,各个商家的进货渠道不同,经营策略不同,商品价格自然有高有低。但现在,因为政府公布的这张价格表,我们感觉不照着调价就会影响到自己的信誉了。
有部分商家质疑,物价部门“晒价”,是否侵犯了他们的权益?对此,扬州远征律师事务所陈律师表示,商品价格一旦公开,就已不能算是商业机密了,况且政府公布参考价格与市场价相当,所以不存在侵权一说。
物价部门:
“晒价”将成为常态
“原本只是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一项内容,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影响。”扬州物价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前段时期物价上涨较快,物价部门对关系人民生活密切的肉、蛋、菜、油等商品价格,建立了价格监测日报制度,并将监测报告及时在政务网上予以公布,防止不法商贩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
“晒价”在社会产生反响后,物价部门还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对净化市场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他们在屡次采价时发现,部分药商利用消费者不熟悉药品的弱点,故意混淆不同规格和剂量药品的售价,使得实际售价远远高出本来售价。现在价格表公布后,这类现象明显少了,客观上促进了市场的价格透明和公平竞争。
除此以外,通过“晒价”,扬州市物价部门还根据市民反馈,推出诸多新服务措施。比如通过网络和短信定期公布罗氏沼虾、荷藕等特色农产品收购价格,很多农户得以及时掌握价格信息,抓住了买卖时机。副食品价格动态公布后,低收入家庭反映生活困难,最终促成扬州市政府连续三年向低收入人群发放各类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
扬州物价局表示,基于“晒价”这些好处,扬州物价信息网建立后,物价部门上网“晒价”将成为常态。并且,他们还将开发出更多功能,尽量消除市场价格信息的不对称。( 张晨 刘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