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范推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综合处处长陈伟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武汉举办了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培训班,会上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明年初,启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此消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中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怎么搞才能既具现代化又符合中医特点?在信息化建设上中医院投入的资金,能产生什么样的效益?我国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如何?围绕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任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如何紧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脉搏?带着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综合处处长陈伟。
    记者:信息化建设需要较高的投入。有的医院认为与其花钱做信息化,不如买核磁共振这样的医疗设备。您怎么看待在中医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陈伟: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大约90%的中医医院、中西部地区大约50%的中医医院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管理信息系统。医院要想成功管理和运营,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这是无需分辩的事实。由于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只有坚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才能得到高回报,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和探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系统也是医院的基础设施,它的作用和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完全不同。如果说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在某个点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信息化的作用就是在面上,对一家医院乃至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而言,其作用涉及所有领域。中医医院信息化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这一点已经被国外同行所证实。目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已专门把医疗信息化列入“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优先主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非常重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工作。2006年和今年,分别在武汉和北京召开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专家研讨会,会议提出要优先支持中医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以推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为手段,中西部地区兼顾,统筹规划,以示范推动医院信息化和信息共享等一系列实施计划和方案。
    记者:我们想象中的信息化医院,应该是信息在网上流,而不是患者满楼道里跑。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医院的现状似乎并非如此。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陈伟:近年来,各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呈现自主研发多、紧密契合本院业务、朝着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发展等特点。广东省佛山、深圳和上海等地,加快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区域化进程。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首先,信息不标准,难联通。标准化和规范化成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中医临床信息系统缺乏与国际接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信息标准,缺少中医药标准化的全国统一组织机构,造成各医院之间信息不能沟通的局面。
    其次,信息孤岛,难共享。目前多数地区中医医院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相互独立、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医疗服务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目前,许多医院、诊所、社区还不具备采集和交换病人医疗健康数据的能力及机制,没有数据,如何共享?
    三是重复建设,目的不清。各地已建、在建和拟建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呈现“多标准、多平台、多系统”现象,涉及多部门、多单位,技术人才短缺,难以同步完成。目前,中医医疗系统还没一个能在某方面引导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宏观建设项目。
    记者:2006年底,卫生部在全国选出20家“全国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医院获此殊荣。这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是基于哪些考虑?评选标准是什么?
    陈伟:中医医院信息化不仅涵盖宽泛的信息技术,而且有着鲜明中医特点。与西医院信息化比较,其专业术语、业务流程、工作领域元数据、电子病历结构、信息共享标准与规范等有着很大区别,其建设情况比较复杂,面临相关法规、信息标准、数据接口等诸多新旧课题。“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通过开展示范工程、中医电子病历结构化设计、区域中医医疗信息交换标准制订、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修订等形式,加以宏观管理,促进规范建设。
    我个人感到,中医医院信息技术应用,除了临床诊疗系统建设、医院管理系统建设等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强调符合中医特色、体现中医循证医学内涵的临床路径研究,建立与中医医疗特色紧密结合的EMR(电子病历)系统。在谋划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以数据自动采集、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决策支持、信息发布系统等为基础,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由孤立中医医疗资源到细分、共享、协同的区域化中医医疗资源。要有用信息化带动中医医院服务均等化,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在中医药系统把这样一个主流网络群建立起来的设想。我想,“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评选标准除了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对所在地区或区域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有带动性及借鉴效应。要勇于创新,将先进的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模式引入医院管理体系;要担起继续试点及推广经验的重任,以其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医院信息化成果,在不同地区建设可推广可移植的中医医院信息服务集成平台。
    二是信息资源的利用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成医院间信息共享是医院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应在本区域或本省甚至全国,都具有信息互通、互认、互换的能力,实现诊疗信息交换与共享。
    三是同等条件下,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示范价值最大者优先。主要体现在:中医院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中医医院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信息安全,业务与信息人员应知、会知程度,信息技术支撑能力等。
    四是信息化投入产出比,体现在耗材和物资的节约、各环节手工操作的减少、快速准确的统计、监管力度和透明度的增加、医院运行成本降低等方面。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工作计划,将于明年上半年尽快启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评审工作。届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采取定点、定向支持和带动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将遴选20家中医医院,赋予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名称和带动、辐射的功能,使其他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能够借鉴经验,少走弯路,减少投资浪费和损失。之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实行动态激励机制,保证其发挥应有的试点示范效应。
    记者:您能具体举例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中医医院有哪些典型应用吗?
    陈伟:好的。除了“一卡通”系统、一体化医护工作站为主体的CIS系统外,在新型中医服务模式关键技术应用中,还有许多值得推荐的典型应用,如:无线移动技术应用,我想以无锡市中医院的应用案例作专门说明。该院的无线移动技术应用较有特色,目前已覆盖了无线移动查房、无线移动护理、无线移动心电采集、无线移动输液室管理等诸多领域。“移动查房系统”革新了传统查房模式,实现实时医嘱查询、病历查询修改等。“移动床边护理信息系统”完善了护理质控网络。护士通过全图形化的掌上电脑对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扫描,即可直观地看到病区的病人分布和基本情况。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执行医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差错,而且解决了病人信息在哪发生就在哪录入的问题,减少了对纸张的依赖。
    该院创新建立的“医患通”平台,是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和医疗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信息发布、专家预约、电子挂号、流程导航、要点提醒、回访服务、医疗咨询、健康促进等诸多功能。医院可以通过短信、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实现与患者间的互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实现跨网通信,实现对患者医疗前、医疗中、医疗后的全过程的跟踪、调度和服务,是中医药信息化应用领域值得研究推广的新课题。
    现代监护设备(监护仪、呼吸机等)都是智能化的数字设备,其产生的信息可以直接为信息系统所利用,如重症监护信息系统、麻醉信息系统等,是临床信息系统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代表,少数中医医院已开始使用。(记者 马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