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秀英) 网上办公、远程教育、数字影院,信息化已经从抽象的数字,演化为惠及于民的新政。2008年北京市信息化建设实现从普及到应用的跨越,悄然“潜”入市民生活。
据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07年北京市1920项行政办事事项中,100%提供了办事指南服务,部分服务项目已延伸到区县和乡镇。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和首都之窗已成为政府与市民互动的重要渠道,其中“政风行风热线”总点击量超过2.64亿次,日均22万次。科教文农等部门建设的“数字家园”、“爱农信息驿站”、“农业信息服务站”、“远程教育站点”和“数字影院”等服务设施,将数字化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信息化还应用到城市应急保障系统中,使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建成了信息安全测评、应急、电子认证等6项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数据显示,信息化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新动力。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0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15亿元;电信业经济规模总量持续增大,1-8月实现电信业务总量49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3.4%;软件产业1-10月业务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29.1%;现代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全市电子商务保持了29.1%的年均增速。信息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五年,“数字北京”建设,面临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融合新的发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