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2008年,面对年初持续低温降雪冷冻、中部干旱带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和农资价格上涨的严重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加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应对,科学决策,全区上下同心协力,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0%以上,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多项措施并用,粮食连创新高。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稳定粮食产量不降低的总体要求,加大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粮食、化肥、农机等各项补贴资金7.67亿元;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抗灾减灾综合技术,强化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通过主攻粮食单产和品质,水稻、玉米的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马铃薯脱毒率超过40%。加快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压夏增秋,抢墒播种,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271万亩,比年初计划扩大5.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9万吨,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
发挥特色优势,产业效益显现。2003年以来,宁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提质、扩量、增效”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一系列支持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带和产业大县建设步伐,重点培育和发展了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甘草、高酸苹果等地方性特色产业。特色优势农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来自特色优势产业。
突破干旱制约,发展设施农业。按照建设“三个百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的目标要求,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大力建设设施农业,2008年全区新建设施农业26万亩;强化科技支撑和山川对口帮扶,统筹安排种植品种和茬口,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进一步增强;发展类型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园艺、设施食用菌等多领域扩展,实现了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积极开拓目标市场,全区70%的设施农产品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北京、香港以及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地区的市场。在水源缺乏的旱作区,示范推广以集雨补灌、覆膜保墒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85万亩。
加快推进标准化,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围绕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宁夏大力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和应急反应机制,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全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5%,畜禽产品药残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个、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基地56个,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75个,认定无公害产地330个,覆盖全区耕地面积的80%、畜禽养殖总量的85%和水产品养殖水面的80%,认证绿色食品203个,有机食品10个。
探索循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650万亩,亩均节支增收28.4元,总计节省化肥(纯养分)1.51万吨,增收1.85亿元,被广大农民称为“富民工程”。大力推广秸秆加工利用技术。2008年,宁夏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微贮、酶贮和氨化等加工利用技术,加工饲草料192万吨,可节约饲料用粮32万吨,走出了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路子。扎实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建设户用沼气、太阳灶、节能炕灶,受益农户达到30万户以上,年增收节支近4亿元。
构建技术体系,支撑现代农业。近年来,宁夏依托国内科研院所,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单元,围绕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条主线,把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对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研发攻关;选聘国内知名专家为技术顾问,聘任区内学科带头人为专家,组建产业技术支撑建设专家团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联合县(市、区)相关部门,建设示范园区,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全面启动建设了农教科一体、产学研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推动产业整体提质升级。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开展四大粮食作物创高产示范竞赛活动,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技术员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和外出就业的能力。重点围绕枸杞、马铃薯、清真牛羊肉、奶产业、设施农业、优质粮食、酿酒葡萄、淡水鱼、硒砂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了72个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带动取得明显成效。
整合资源平台,信息服务“三农”。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村提供政务公开、农业科技、产品商情、农事指南、招商引资、农村文化、党员教育、法律服务等信息。建立三农呼叫中心,300多位农林、畜牧、果蔬等专家通过视频、语音、短信和网络等方式,全天候为农民提供在线服务。建立多种形式农村信息员队伍,引入农村信息化运营长效机制,为农民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在农村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
创新服务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宁夏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初步构建起“功能完善、机制灵活、运转协调、农民信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村企互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探索、大胆尝试,涌现出许多好的典型,村企互动、共建新农村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区已有556对村企开展了“村企互动”,进一步强化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试点建立农村土地信用社,搭建平台,公开信息,规范流转,土地流转面积和农户分别增长了89%和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