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信息产业部门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在全疆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新疆各族农民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些天,昌吉州榆树沟镇农民马克勤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登陆“新疆兴农网”熟练地查询价格信息,拥有一年网龄的马克勤告诉记者:去年上网看到番茄紧俏,当年就扩大了番茄的种植面积,前段时间牛肉价格高,趁时出售了4头育肥牛,这么一算自己多挣了3万块。
昌吉州榆树沟镇 农民 马克勤:“现在有宽带网络,我们可以查很多的信息,有种植方面的,养殖方面的,小麦喷灌方面的,还可以提高一年的收入。”
近年来,新疆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进展明显加快,覆盖县、乡镇、村以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协会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田园”、“农信通”、“农业新时空”等农业综合网站、新农E视通以及汉、维、哈多语种服务热线等,通过网络、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服务。
目前,新疆922乡镇(场)中,有668个乡镇建立了网站(网页),占72.5%。网络已经开始成为农民获取科技、市场、价格、政策信息和发布产品销售信息的重要平台。
新疆信息产业厅党组书记 李明:“我们争取在三年之内,使新疆所有的乡镇能够上互联网,使我们新疆千家万户的农民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力,我们要学习科学技术,我们的农产品要销售到外地,我们要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切都是要靠信息,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先进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