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信息化兴业战略服务滨海新区建设
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9年,天津市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全面实施信息化兴业、强政、惠民工程,以信息化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开创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信息化工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信息化“兴业、强政、惠民和服务滨海新区”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008年,天津市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信息化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启动实施“信息化兴业百项工程”。截至9月底,已安排“倍增计划项目”18项,总投资3亿元,贷款2.2亿元;“市信息化发展计划项目”一批19项,总投资4710万元,拨款220万元。工程项目涉及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启动了郊区工业企业信息化“2155”工程。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意见》,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创新能力。

  第二,建成高水平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全面建成。今年7月,市电子政务专网二期工程通过验收,标志着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全面建成,形成了本市统一的电子政务顶层网络平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天津结点已率先建成开通,并与天津市有关单位实现互联互通。

  提升政府网站群功能,促进政务公开。丰富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等行业查询信息内容。颁布了《天津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目前,信息公开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历史数据全部入库,成为天津市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规范空间地理数据建设,深化企业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建设完成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实现与56个部门应急网络的连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制度。

  启动市领导决策服务系统建设。通过整合天津市各部门的动态政务信息资源及电子政务专网中的公共信息资源,实现天津市政务信息化成果顶层综合展现和专业定制,为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和信息服务,广泛应用于进行情况分析和决策分析的各种场合。

  第三,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启动建设社区服务平台,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信息服务。启动区域医疗项目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的共享及交换,建成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的区域医疗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医保联网医院已达到277家。教育文化信息化步伐加快。依托电大资源,打造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培训平台,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搭建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

  金卡工程进展顺利。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截至9月份,天津市发卡机构发卡总量3322.94万张,同比增加397.86万张,同比增长13.6%;银行卡ATM机跨行清算交易690.8亿元,同比增加128.55亿元,同比增长60.3%;POS机跨行清算820.8亿元,同比增加161.8亿元,同比增长55.2%,交易成功率稳定在98%以上。天津社会保障卡实现一卡多用和全国通用,城市一卡通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高水平信息化服务。编制滨海新区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部市合作协议,编制完成了滨海新区信息化发展规划。包括《天津滨海新区信息化规划》和《天津滨海新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天津滨海新区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天津滨海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3项专项规划。

  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推动滨海新区核心区宽带无线试验网建设,为夏季达沃斯论坛和奥运会足球比赛等重大活动提供宽带无线服务。稳步推动天津市宽带无线网的建设。组织有关单位制定技术、建网、运营及应用方案,申报国家重大专项。推动建设园区无线宽带演示环境,推进宽带无线通信产业链的形成。推进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园建设,搭建工作平台,制定完成了《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园概念性规划研究》。推进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天津分中心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天津市第一支柱产业地位。今年1-11月份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50.8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1103.6亿元。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纯软件收入 32.6亿元,同比增长69.8%;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55.8%;税金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84.0%。按“技术领域、关键技术、重要产品”原则,共选出移动通信等11个重点技术领域进行编制发布《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导向目录》。积极推进子牙环保产业园招商工作。积极落实《电子信息产品污染产品控治管理办法》,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组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和申报工作。

  第五,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落实《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以天津市政府名义颁布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的实施意见》。圆满完成奥运会和达沃斯论坛信息安全和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确保了各项重大活动的正常开展。加强电波秩序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无线电检测网工程有序进行,完成了EMC(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建设、验收和测试能力认证。做好天津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天津市信息化人才网建设。

  全面落实信息化兴业战略

  2009年天津市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为新滨海提供高质量信息化服务,为新天津构筑高水平信息化支撑,为新跨越实现高速度信息化发展”为实践载体,深刻认识新时期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全面实施信息化兴业、强政、惠民工程,以信息化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开创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一是全面落实“信息化兴业战略”,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个十百千万亿”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汽车等十个重点领域的深入应用;打造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农业信息化等百项示范工程;开展一千人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推广优秀网站建设经验和模式,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辅助建站和网站推广活动,实现新增1万家企业上网;在节能减排、工艺优化、协同设计、管理创新、采购销售、农业生产等环节,拉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

  二是稳步推进“金卡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在金融、社保、交通、食品等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增加ATM和POS机具的摆放数量,普及POS机具在公用事业收费上的应用,增加银行卡特约商户总量。率先在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中发行和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卡,逐步在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两险”实施范围的服务对象等群体中发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卡,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险一卡办理。继续推进城市卡在公交、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推广京津城际卡的应用。在猪肉产品安全追溯、王朝酒业等系统中开展RFID(射频识别)应用试点工作,普及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三是开展企业信息化评测,完善环境建设。通过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企业和品牌影响,整合供应链和产业链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发展设施与环境,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根据行业特点,完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信息化评测,并进一步在全市推广应用。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企业信息化投融资渠道。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倍增计划”贷款贴息项目计划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我市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同时,进一步拓宽企业信息化投融资渠道,谋划社会投资机构投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探索投资公司以入股方式参与企业大规模信息化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建立财政性信息化建设低息或免息借款基金的方案。

  第二,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科学推行电子政务建设。

  一是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建成我市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实现市电子政务传输网络平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对接。实现专网与我市四大办公厅办公网络以及市内五区政务网的对接,实现与市工商局、档案馆节点单位网络的对接,实现延伸单位用户对专网共享资源的访问和业务数据的实时交换。同时,对访问专网公共资源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

  二是强化政府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拓展政府网站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在政府业务梳理的基础上,形成《行政办事事项目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逐步将各部门办事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整合到网上办公大厅,增强网上办事功能与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是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优势,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改造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依托电子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跨部门、多用户基于同一地理坐标系分别标注各自业务信息,实现各种业务类型数据的整合、多源信息叠加、查询等基础性应用服务。开展全市地址库建设,完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市政务领域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动部门应用电子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形成一批业务专题图层,并结合应用需求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为城市应急、城市管理、社会经济统计与管理等领域提供信息支撑和相关技术服务。

  四是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电子政务专网,开展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研究编制《部门间业务信息共享目录和指标共享目录》,探索跨部门、跨行业的业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关系。围绕加强人口管理、规范经济行为和完善社会保障,依托市电子政务专网,实现相关政府部门基于公安人口库的应用与有限共享。继续推进领导辅助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充分整合我市经济、能源、环境、卫生、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动态业务数据和政务信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辅助支撑和服务,增强宏观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深化15部门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应用,开展政府各相关部门与银行征信体系间的资源共享,推动天津市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实现信息惠及全民,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

  一是继续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加强推动具有城市管理职能委办局的业务系统、相关公共服务企业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结合“数字城管”,推进区域内网格化城市管理。依托并提升建委12319呼叫中心功能,逐步整合水、电、气、热、通信、地铁、公共交通等城市元素的监控信息,实现对城市运行的综合监管。

  二是启动城市社区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快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社区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以社区为载体,整合更多的“条块”管理业务系统及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提高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丰富社区教育、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数字社区工程。加强市、区二级互动,实现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在区县的落实与延伸。研究制定社区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规范我市社区信息化建设。

  三是继续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搭建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继续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区域医疗与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力争实现医保联网的全覆盖,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

  第四,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滨海新区信息产业发展。推进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园项目建设,配合做好详规、控规设计和招商引资工作,引导项目发展方向,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继续推进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天津分中心建设,促进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构建无线宽带产业链。

  二是加快产业基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的行业指导力度,搜集整理我市信息产业领域相关扶持政策,从抓应用入手,促进产业发展。加大政府本地采购力度,巩固我市移动通信优势产业地位。鼓励推动我市各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三是继续推动子牙环保产业园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北方循环经济网和循环经济园区政务管理平台试运行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为园区创造效益。加强信息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加强行业调控和经济运行分析,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加强对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的协调与管理,科学有效地制定行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掌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对可能出现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时采取各种有效调控措施。加强信息产业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加强统计数据分析与预测。认真做好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建立经济运行的快速反应机制。

  五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吸引国内外大公司来津发展。围绕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搭建与国内外大公司联系平台。吸引国际知名大公司在津落户,推动在津发展本部经济,引导行业骨干企业提供服务及配套。

  积极引导多种形式的外资投入,鼓励外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推动我市信息产业由价值链环节的低端向高端转移。

  第五,围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信息化立法、安全和无线电保障工作。

  一是加快信息化立法和战略研究,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贯彻落实《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不断加强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重点围绕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天津市智能城市发展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等,加强信息化基础性、前瞻性战略研究。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立市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建设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落实《天津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制度。继续深入开展我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监控。

  三是加强无线电监测和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加强电磁环境监测,进一步改善电磁环境质量,切实做好各项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监测网络,力争完成EMC(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国家资质认证。(作者系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