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相当长时间的投资规模都将呈增长态势。“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深化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政府对外服务的门户网站存在信息分散、服务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后端支撑的业务系统建设则大多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如何避免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推倒重来”和“信息孤岛”现象是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面临的大课题。
图1 目前政府信息化面临主要问题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制定势在必行
2006 年3 月24 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框架》由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中国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创新顶层设计的新产物,为 “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更好地推行电子政务,促进全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指明了大方向。
图2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构成
如何依托《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性或部门性的电子政务框架,全面指导中央各部委纵向整合、地方政府业务系统的横向整合,最终达到对内提高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水平、对外提高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成为各政府部门、各级地方政府落实国家发展电子政务总体要求的必要手段。
赛迪顾问认为,地区性或部门性的电子政务框架制定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为蓝本,与本部门或本地电子政务内外部资源与环境密切结合,最终形成更具可操作性的个性化电子政务框架。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国外部分国家电子政务框架研究起步较早,如美国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第一版联邦组织架构框架(FEAF),加拿大在2000年发布了政府联邦架构1.0版,随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制定了符合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实际的总体框架。
美国联邦组织架构(FEA)由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构成。绩效参考模型由输入、输出、结果3个部分组成,由测量域、测量类、测量组和测量指标4个层次构成;业务参考模型包含业务域,业务线和子功能;服务参考模型由服务域、服务类和服务组件构成;技术参考模型由服务域、服务类和服务标准构成。
英国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E-GIF)主要内容包括互操作的政策与机会、技术政策、实现支持、管理流程、变化管理、以及对互操作的遵守。E-GIF的关键领域包括互联、数据集成、内容管理元数据、服务可访问性、业务领域。英国对所有政府部门强制执行E-GIF,对各政府部门的E-GIF知识和技能进行认证,对其执行结果符合性正式评估,不符合规范的项目将停止资金支持(财政、信息化部门、本单位),系统不得接入政府网络和政府门户网站。
此外,英国内阁办公室还制定了政府跨部门企业架构(xGEA),并发布了一系列政府跨部门业务架构的参考模型,xGEA由战略域、渠道域、业务过程域、业务信息域、应用域、基础设施域、集成域、安全域、服务管理域构成。
加拿大政府联邦架构提出了13条原则,即减少集成复杂性,整体分析,业务事件驱动系统,定义的权威来源,安全、机密、隐私和信息保护,已证明的标准和技术,所有权总成本,成长规划,采用正式的工程方法,扩展的信息和服务环境,多传输通道,可达到的政府,稳健性。
澳大利亚政府架构(AGA)包括5个参考模型、原则、模式、标准、SOA知识库、服务目录,与美国FEA一样,AGA参考模型包括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其中绩效参考模型强调了产出和要求,业务参考模型强调了业务子功能和过程,服务参考模型强调了共享的组件、共享的服务,数据参考模型强调了数据资产、交换包,技术参考模型强调了产品和标准。
欧盟推出了泛欧电子政府服务互操作框架(EIF)1.0版,以支持欧盟国家之间的电子政府服务分发(Delivery)。该框架主要包括三个互操作领域:组织互操作、语义互操作和技术互操作,为实现泛欧电子政府服务最高层次建模提供了复杂的、方法论的工具包。组织互操作框架负责定义业务目标,业务过程建模以及跨部门合作机制,旨在通过使服务可用,容易被发现,可获得以及更能满足用户需求;语义互操作框架负责保证交换信息的精确意义可以被其他应用读懂,使系统能把获得的信息与其他信息源综合起来;技术互操作负责把计算机系统和服务连接起来,包括开放接口、相互连接的服务、数据集成和中间件,数据表达和交换,可访问性及安全服务等关键部分。
综合分析各国电子政府框架,其共同点是都以业务与数据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共享与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绩效考核或其他强制性措施为约束。
电子政务框架思路建议
目前,中国农业部等少数部门以及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或正在研究和编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绝大多数部门和城市还没有启动这项工作。
赛迪顾问认为电子政务框架编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系统性,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个有机整体,必须成体系,各个部分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二是合理性,设计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电子政务建设,框架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因此,框架结构与内容的合理性非常重要,而且随着政府信息化的进展,框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升级,以最大程度的符合电子政务发展大方向;三是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有可操作性,作为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依据。
在此原则下,建议电子政务框架制定遵循以下总体思路:以提高电子政务效率、效能、效益为着眼点,依托政府总体发展战略,面向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法人单位、社会公众,从业务架构出发,驱动服务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建设,同时,以管理架构作为保障。
框架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电子政务框架制定环境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国外电子政务框架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以为国内电子政务框架制定提供借鉴经验,提高框架的合理性;二是对《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剖析,深入领会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方向,保证部门或地方电子政务框架与全国框架方向的一致性;三是分析本部门或本地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为因地制宜制定电子政务框架奠定基础;第四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是纵横交错的行政关系,在制定地方电子政务框架的时候除了分析本地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外,还要把握垂直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趋势,以保证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横向纵向的统一协调性。第二阶段为电子政务框架研究制定阶段,这一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框架制定原则,构建具有可操作性、个性化的部门或地方电子政务框架。确定框架的构成后,对各个子架构进行编制,并建立各子架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保证框架的系统性与可执行性。
赛迪顾问在为广州等地方政府制定电子政务框架的实践中发现,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除了制定合理、可行的框架以外,如何将框架付诸实施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是在制定框架的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包括框架推进的组织机构、推进管理规范等在内的推进措施的制定也成为电子政务框架制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