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志疆
2006年6月开办至今,两年半时间里,作为洛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大网民的互动平台,洛阳市政府网“连线政府”栏目先后收到网民问题18000多个,而政府98%以上的回复率也赢得了网民的称赞。
时至今日,每逢各级重大会议,都会无一例外地通过网络来收集公共信息。从政务部门公开咨询到投诉电话,从人大代表公开电子信箱到政府部门推出亲民网站,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信息行政”前进的步伐。通过互联网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接受投诉监督,不但可以节约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可以使市民省去一些烦琐的程序,其积极意义不必多说。
政府及其部门网站作为一种基本的电子政务工具,其质量高低直接反映出这个地区或部门的政务公开水平。然而,尽管政府网站的数量与日俱增,“休眠”、“闲置”者却也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信息的发布者缺少足够的服务意识,不愿与民众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只是居高临下地发布“会议通知”、“报纸摘要”充数,对民众关注的热点民生话题避而不谈。这样的政府网站,虽然冠以“门户网站”之名,其大门却始终是紧闭的。
“连线政府”之所以令人眼前一亮,不仅在于变 “随意公开”为 “点题公开”,而且在于其以“双向互动”取代了“单向公开”——18000多个网民问题显示出民众极大的热情,98%以上的回复率则展示了政府部门足够的坦荡。在这种良性互动的氛围中,政务公开不再只是仰仗于“我要公开”的自觉,同时也使政府部门感受到了 “要我公开”的压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根本目的。由此受到网民的称赞,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伴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最直接最普及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网站如何实现“政务公开、网上办公、交流互动”三大基本功能,洛阳市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解答。
希望其他地区以及政府部门的网站也能因此得到启发,从而使门户网站成为实施阳光行政的平台,而不是冷冰冰拒民意于“门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