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乾:提高电子政务效益的经验与做法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受互联网泡沫破碎的影响,电子政务的效益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早在2002年笔者就提出了“留心电子政务又成互联网泡沫”的警告,国家信息中心也就此问题召开过专门的研讨会,提出了一些提高电子政务效益问题的建议与做法。从这几年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实践来看,各地在提高电子政务的有效性方面有很多有价值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和部门借鉴。


  这些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电子政务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统一规划电子政务网络,避免重复建设与无谓的浪费。关于这点,江西省电子政务网络工程建设非常有代表性。目前,连通所有省直部门、11个地级市和所有县(区)政府的电子政务专网统一由省政府投资建设,江西省政府要求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都必须依托这套专网,各单位、各级政府不得单独组网。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正在开展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地区来说,这种方法很值得借鉴。第二就是注重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统一性。如甘肃省平凉市电子政务整体解决方案和河南省巩义市电子政务建设。这些方式特别适合地级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其特点是通过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门户网站的结合,借助于电话、信息亭、呼叫中心等传统服务形式,构建符合群众需要、便于群众操作的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


  2.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方资本参与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建设,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在这方面,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都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在经济落后地区,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电信企业或其他大型企业参与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河北省衡水市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及其相关的电子政务与信息化项目时,就通过地皮优惠、将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项收费项目交由某家银行结算等方式,来换取有关银行出资完成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江西省赣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也是采取类似方式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及其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就国外的情况来看,为了克服政府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韩国政府采取了“先投资、后结算”的融资方法,使得韩国政府获得了大量的民间投资。


  政府投资是有限的,关键还在于各类企业及民间资本。为此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应该吸引国内外有相当经济技术实力的企业投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它们的投资示范作用,带动民间资本、私营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包模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被运用到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安全、甚至是网站的运营与维护等诸多方面。但是,在具体的运作方面,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地方通过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的方式鼓励全国各地有实力的IT企业参与其中,有的地方则是与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合资或合作关系,组建新的公司建设、运营本地的电子政务项目。


  实际上,电子政务的专业性决定了一个政府部门无论从职能还是体制上,都不可能单独培养一支队伍来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所以,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可以采取外包的模式,政府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政务”上,这是电子政务建设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一环。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能够减轻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也可通过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进而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探索有效的电子政务提供方式。电子政务建设不缺概念和口号,缺的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当前,对很多地方而言,纯粹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已经初步完成,如何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通过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的形式提供更多信息服务内容的电子政务业务,是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在这方面,上海市市民信箱的嬗变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


  本来,市民信箱是很多政府门户网站都具有的功能,其内容是,公民通过电子邮箱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有关情况、希望解决有关问题。这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形式,其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而2004年8月18日上海市政府开通的“市民信箱”则将互联网时代的邮件邮箱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市民信箱”是一个实名制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每个邮箱10M空间。与普通电子邮箱相比,“市民信箱”除了具有电子邮件的收发功能外,还可为个人定期发送各类缴付记录、公用事业账单、信用卡对账单、个人信用提示、驾驶员违章通知等个性化信息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为市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安全、诚信的信息服务平台。实名制信箱地址还可作为网上身份认证的依据,成为市民通过网络办理各类业务的“钥匙”。根据上海市市民信箱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中心计划,“市民信箱”将不断拓展邮件的接收方式,尽早开通统一消息服务系统(UMS),届时,市民还可通过短信、传真和语音电话等方式接收邮件。


  4.积极开展部门的信息服务。除了“金”字工程外,一些非“金”字工程的部门业务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信息服务方面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如“中国邮政名址信息系统”和“科技部政务门户网站站内信息检索平台”等。再比如,卫生部也正在将涉及食品、环境卫生、放射、职业病、传染病、化妆品等各个方面的1000多项卫生标准放到网上,供全社会免费查询。这些部门的信息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的信息查询,更重要的是将有力地促进现代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中办发[2004]34号文件的目标。


  总的来看,我国电子政务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建设与完善。这里介绍的提高电子政务效益的各种做法和经验,从不同的方面为深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很值得人们去学习与借鉴。衷心希望今后能够出现更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实现方式,以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实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