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信息化不等式
来源:支点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汪向东 先生

  早在2003年,汪向东带领的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就在一次针对全国企业的信息化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在投巨额资金建成信息系统后收效甚微。这引起了汪向东的关注,2005年,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再一次收集来自全国各企业的数据,发现信息化建设能力和应用的矛盾依然存在。而同时,在另一个涉及电子政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汪向东发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并非只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才出现。于是,在结合了大量事实调查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汪向东提出了“能力≠应用≠绩效”的信息化不等式。

  汪向东,现任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3年起开始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工作。2008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开展了对中央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工作,并在10月公布了评比结果。作为专家之一,汪向东也参与了此次评价工作。在他看来,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起飞的阶段,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告别了大规模能力建设的阶段,进入到一个以整合、创新为主旋律的新阶段。但即便如此,信息化不等式依然存在,依然应该成为CIO们工作的重点。

  近日,记者与汪向东就如何破解信息化不等式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下是经过编辑的采访内容。

  信息化不等式这个概念第一次在你脑中闪现是什么时候?当时处在一个什么背景下?

  汪向东:我正式提出信息化不等式是在2005年。那个时间段正好是咱们国家信息化的一个分界点。简单地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在信息化政策上做了一系列调整来支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优先发展。这些政策的效应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也正是因为这10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就是我所说的信息产业的起飞。所以可以把这段时间看成是我国信息化的一个能力建设阶段。而步入新世纪以后,能力跟应用之间的矛盾在许多领域开始显现,这跟国际的网络泡沫有关,也更由于全球性网络泡沫的破裂,这个矛盾变得非常明显。

  当时,国内很多专家开始质疑,信息化是真的有效还是我们被国际的大厂商给忽悠了?

  我们的政府、企业投入了这么多资金,建了这么多的软件系统结果,效果却没有多少,效益没有,批评不少。

  所以当时我想的是,信息化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怎么样才能有效?这些问题不仅是现实操作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理论问题。进入到世纪之交后,全球网络泡沫破灭,大家都在讨论互联网有什么用。国内当时在开展“十五”规划时,提到一个问题,国家资源如何在产业间进行布置。结合当时人们对信息化提出的质疑,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个问题隐含的内容,就是如何在信息产业这种新兴的部门跟传统产业之间布局,制订了中长期的计划。好在包括现在的领导人在内几届中央高层对信息化都很重视,信息化一直在整个国家的战略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过,政治上的重视是一回事,信息化内部的规律还有很多值得去探讨,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实际的调查,并在这种调查的基础上做了理论思考。希望能归纳出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来。

  那是不是意味着,“能力≠应用≠绩效”这是一个企业或者说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必然会遭遇到的一个问题?

  确实是。2003年和2005年我们对全国各行业,不同规模的数千家企业进行了两次信息化调查,每次的有效样本大约是800个。我们发现,在企业投入和政府的推动下,加上国家政策优惠,信息化能力的建设、技术能力的建设,只要有资金能投入是很容易建成的。

  但这种信息化的能力和应用之间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表现出来的就是能力建成后的闲置。有很多企业上了ERP,但事实上在应用过程中,ERP的很多模块都用不上,可能就只用几个核心模块,剩余的大部分都闲置了。能力闲置在信息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就是浪费。

  另外,我们在研究电子政务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2002年,当时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以政府先行来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就把电子政务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各地政府机构都纷纷去建设网站,也包括政府办公的一些信息化、系统化,投入很大。典型的就是一些中西部的网站,建设了功能很强大的网站。但是这些地区又没有多少网络用户,资源的闲置也很明显。

  而“应用≠绩效”更是明显,在我们研究看来,有很多的应用效果并不好,特别是由于信息化是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结合的过程,如果说这两个因素没有很好地配合,那就是业务、技术两张皮,技术进不到主营业务中去,还是发挥不了作用。

  你所归纳的信息化不等式是不是因为我国信息化起步晚、发展尚未成熟而有的现象,这个不等式现在在国外也依然存在吗?

  关于我国是不是需要这么大力开展信息化的质疑,十几年前就有。199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当时引起了很多国家对信息化的重视。我们国家在同年12月,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并由当时的邹家华副总理任联席会议主席,后来就陆续提出了“三金工程”的建设等等。1994年1月,《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是发达国家的事,他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信息化应该是工业化后面的事,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跟人家去攀比,或者说发达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们是不是建设一个中速公路?所以这也是我归纳信息化不等式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但其实,发达国家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信息化领域有一个著名的信息化悖论,或者叫生产力悖论,具体的表述是“计算机无处不在,但惟独在生产效率上看不见”,这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在1987年提出的。索罗在经过大量的测算,分析了一个历史时期内大量数据后发现,人们追捧的信息技术革命没有带来应有的生产率的增长。另外,2006年曾经有两个欧盟研究所的教授来我们研究中心交流,他们也提到,随着欧盟不断地投入,在线可以完成的工作数量在逐年递增,呈一条向上的曲线,但实际应用的曲线却发展比较平稳,两者间的差距也“与时俱进”地越来越大。同样的差距不仅在电子政务上有,电子商务也有,电子医疗、电子教育都一样。所以这其实是很多国家,以及各个信息化领域都会出现的问题。

  前不久你也参加了这次国资委对于央企信息化的评价工作,从你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你认为现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首先要指出的是,我国企业信息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差异性非常大。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央企有很多一点都不落后于世界一流的企业。举个例子,我们在考察时发现,有些央企的信息化水平真是高出我们意料许多,它们确实能够将信息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其市场竞争力。但大量的中小企业,甚至都还没有入门,信息技术还游离于业务、决策之外。所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跟大企业之间信息化的差异非常大。所以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对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是不行的。那么,除去像这次信息化评为A级的央企,以及未入门的中小企业,从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来看,它们已经告别了大规模能力建设的阶段,而进入了一个整合创新的阶段。这里的整合是要把你在前一阶段建成的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把与你的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把你的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整合起来,而这些整合往往需要配合着创新。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不等式中的三个要素:能力、应用和绩效,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成信息化建设中不同的三个阶段。就像你刚才归纳的那样,现在我们国家企业已经大致告别了能力建设的阶段,

  那么这个向“应用”转变的阶段要持续多久,还要多久才能进入解决“应用与绩效”矛盾的阶段?

  其实不能单纯地把这三个要素划分为三个阶段,能力建设、应用和绩效,这三个问题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要考虑的,应该看成一个整体,不能在建设时期有一个绩效考虑,而应用主导时期又有一个绩效考虑。

  技术更新力量的推动决定了信息化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曾经有人说过,信息化是个没有终点的事业,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在应用的过程中,企业信息化也好,政府信息化也好,用户的需求越来越高,技术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发展。那么建成的能力就需要不断更新。虽然说现在大规模,集中的投入可能有所减少,但未来的更新维护,升级会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这是技术层面;另外人的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也是始终存在的;组织结构、用户、企业自身跟技术相匹配的能力建设也是在不断建设中,这些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当然,你刚才说的也确实是现实中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会呈现出阶段性。对此,国外专家也有相对的理论,可以用几个增长曲线来表示:能力在初期呈现出高速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趋缓,而这个过程中又有新的技术的出现,因此在时间轴上可以发现有无数条这样的曲线。

  就同样一个应用主体而言,这三个你所谓的不同阶段始终都包含在一个过程中。

  那你提出的这个信息化不等式是不是一种必然存在的规律,可不可以破解呢?

  破解这个不等式,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如果这个不等式一直存在,也就意味着信息化的绩效始终很差。所以无论企业也好,其他各个领域也好,都必须下功夫去破解这个不等式,可能不同的领域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破解的对策也应该是有区别的。我们前段时间也在讨论,发现很多时候国内常常在用电子商务的眼光来研究电子政务,这其实还是很不妥的,政府毕竟不能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其绩效的组成、内容、测评方法,着眼点跟企业还是不一样的,但是就取得实效、有绩效这一点来讲还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具体到企业是要促进其主营业务的增长,具体到政府则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那企业应该如何去破解这个不等式呢?

  对于企业信息化而言,现阶段“整合、创新”就是破解信息化不等式最重要的着力点。要把前些年这个企业在信息化领域里形成的方方面面的能力整合起来,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同时也要和你的上下游结合起来。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转化为生产链的竞争、供应链的竞争,因此,就要求企业能够形成生产链整体的一种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不能把自己一定的生产供应链整合起来,就可能丧失市场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整合非常重要的。而创新,更多的是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

  我们常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实现,更大的程度上不是靠技术去完成的,而是一种管理的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它需要所谓业务流程的重组,需要去改变原来的结构,需要去改革,这就是很典型的,单纯靠技术的应用没有办法带来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