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广东”规划明确:2012年珠三角信息化水平初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记者昨日从省信息产业厅了解到,“数字广东”、“数字珠三角”建设正加速推进,《关于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数字广东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按照《意见》规划,到2012年,广东要基本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的“数字广东”框架,可以用信息化手段来监管高污染行业、90%以上政府服务可以上网办理、30%的农民接受信息化培训、珠三角所有城市重点区实现无线宽带全覆盖。
最近国家正式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珠江三角洲”的总体要求,表明建设数字珠三角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纲要》提出了“一个突破、两个率先”的战略任务,即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珠江三角洲信息网络;率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率先发展“物联网”,推进基础通信网、应用网和射频感应网的融合。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90%和65%以上,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达60%左右。加快构建“数字珠三角”既是落实国家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也是省委、省政府打造“数字广东”、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省委书记汪洋曾多次强调,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的一个制高点,谁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上能够走在前面,谁就占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
据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温国辉介绍,建设“数字广东”着眼于破解发展难题,注重发挥信息化的渗透性、带动性和倍增效应,使信息化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明确“到2012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初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以及“将广东建成亚洲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全国网络民生应用先行示范区、华南地区网络创新创业集聚地”的发展定位。 (记者/谢思佳)
建设数字广东占领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
《关于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正式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均要求加快建设“数字广东”。这次出台的《意见》旨在落实推进数字广东建设的具体举措和方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力图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广东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数字广东、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和谐广东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推进建设数字广东。
《关于加快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业已正式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均要求加快建设“数字广东”。近日,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组织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落实推进数字广东建设的具体举措和方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力图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广东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数字广东、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和谐广东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推进建设数字广东。
重点一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提升产业竞争力
广东将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优势,推进产品开发、设计及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带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在数控机床、自控设备等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具有国际水平的装备制造企业。
同时,创建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制造示范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协同设计制造、生产任务异地监控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管,促进节约能源、降低物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此外,实施网络创新创业工程,建立网络创新支撑平台、开放式网络创业平台和网络创新创业园区,加强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升普及应用水平。
重点二
加快推进商务信息化
打造亚洲电子商务中心
广东将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争取到2012年,推动70%的中小型企业和100%的大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同时,整合全省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南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国内贸易全程的物流信息化服务。率先推进“物联网”发展。大力推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生产制造和物流领域的应用,使每个物品都可以通过贴在其上的RFID电子标签和信息网络连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一张物联网,促进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全面提升商贸流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打造亚洲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重点三
推进政务民生领域信息化
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办理
将重点围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等领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电子化程度,争取到2012年,100%政务公开信息实现网上发布,9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办理。
此外,还要实施网络民生民情工程,推进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领域信息化。推行公共服务在线化,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网上咨询、申请、办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
特别是要实施数字家庭普及计划,促进融合政务与商务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进社区、到农村、入家庭,促进和提升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重点四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广大农民接受信息化培训
实施东西北信息化跨越工程,加快东西北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省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加强全民信息能力培训,普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力争到2012年,4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宽带进村,信息化培训服务站点全面覆盖东西北地区,农村地区普遍开展远程教育。小学生基本掌握信息化基础知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30%的农民掌握信息化基本技能。
重点五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珠三角无线宽带全覆盖
完善基础传输网络,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推动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打造无线宽带都市群,珠三角所有城市的政务、商务重点区域和人群集聚区域实现无线宽带全覆盖。强化普遍服务,推广低成本实用通信技术和服务,使信息化成果惠及全民。
重点六
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
加强信息化立法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制定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政策法规,建立信息化考核评价体系。
名词解释
数字广东
数字广东是指大力推进我省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领域的信息化,促进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全面发展。全面构建“电子政府、信息经济、网络社会、数字家园”,将广东建成亚洲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全国网络民生民情应用示范区、华南地区网络创新创业集聚地,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信息化中心区域。
专家观点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致公党常务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关键是强化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数字广东’,占领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发展战略,显示了广东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在科学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信息化这一牵一发动全身的驱动器和占领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雄心壮志。“数字广东”是广东省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代名词。它涉及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国家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五要素中:政府统筹规划和标准规范是前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核心,网络设施建设是基础,信息与网络安全是保障,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关键。“数字广东”在以上五个要素建设上已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应用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以强化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重要抓手是要强化“数字广东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是支持和推广区域信息化应用的体系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它向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先进、可靠和安全的信息应用和技术服务,以降低用户应用开发的复杂程度和成本,提升区域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益。在技术层面上,一是要统筹政务信息资源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政务信息资源应用服务体系、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信息的公众发布平台和空间信息的网络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健全公共信息应用服务软件平台,包括行业信息应用公共支撑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支撑平台、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支撑平台建设;三是要建设“数字广东”研究院、信息化服务中介服务和技术服务中心,以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地理空间信息关键技术研发来保持广东信息化产业的领先地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童庆禧:珠三角数字城市群建设应先行示范
广东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30年来为全国创造了无数的成功经验。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信息化正是这个新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能否迅速强占这一制高点对国家和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信息化已广泛、深入、全面地在全世界开展,而数字城市建设又是这一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我欣喜地看到,广东省已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目标宏伟、任务清晰、抓手明确、保障得力,是广东省信息化的基本战略思路和实施方案,是新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口。
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化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样,信息化也需要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的支撑。这就是我国的信息化在广东这一经济大省首先取得全面突破的重要基础。在学习广东省对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基础上,我认为,“数字广东”建设完全可以首先从珠江三角洲取得突破,把“珠江三角洲数字城市群”建设成为“数字中国”的先行示范区。
数字城市群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城市群状态的形象化表征,表明在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服务业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和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群状态。
作为数字中国组成部分的数字城市群建设,要从数字地球的理论和原则出发,以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规范和整合城市和区域信息资源,消除城市信息孤岛,综合、集成、和整合各类相关信息:自然的和社会的,经济的和人文的,资源的和环境的,现势的和历史的,通过数字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和网格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实现信息的处理、存储、集成和共享,形成实体城市与虚拟城市的有机融合,全面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政务和管理、公务和商务、安全和民生等各个方面,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珠江三角洲具备发展数字城市群的基础,目前应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为契机,以更高的起点,站在更高层次,统一谋划,强化信息资源整合,打破地区分割,使广东在新的历史时期跃上新的高度。要达到这个目的,同样需要30年来改革开放的胆识和勇气,我们对广东有着新的期待。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最近,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广东信息化和建设“数字广东”的进程,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其中的重要任务,目标令人振奋。
去年12月,国家信息化专家委曾经组织了专家组到广东的一些企业进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调研表明,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之下,广东省两化融合的努力正在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正在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做出重要的贡献。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已经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各国的经验表明,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化,在工业化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上产生,而工业化的新发展和新阶段也倚赖和得益于信息化推进的力量。二者的融合正在创造着人类的新的文明。
广东是我国的一个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在广东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两化融合”的任务也因而相当艰巨。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传统工业社会的转变,而现在面临的正是由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数字广东”的重大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我们衷心地期待广东省能为我国的信息化推进和两化融合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创造更多的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一个带头和示范作用。北京大学教授陈秀万:机制创新与高新技术应用是双引擎
依靠机制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利用,广东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创造了我国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其成功经验更让其他地区乃至许多国家从中受益。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再创奇迹的强烈需求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建设数字广东,占领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广东发展的必选之路,也自然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源泉。
作为区域信息化发展到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数字广东”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撑。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许多创举一样,“数字广东”并没有完全适合广东实际情况的现成模式可以采用,需要在摸索中不断总结,创新将是唯一的出路。近年来,广东已经在“数字城镇”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数字广东”建设应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重视高新技术的区域综合应用和创新机制的探索,通过这双引擎来引领广东社会经济新的腾飞,推动“数字中国”健康发展。
机构行动
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
泛在网络实现
“人与物”、“物与物”对话
作为“数字广东”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泛在网络,以其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特征,正逐步实现全天候覆盖、多功能应用、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为基础的泛在物联网,是泛在网络中的核心网络之一,其对所有的货品或物品赋予“身份”编号,作为物品唯一的数字标识,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对物品信息的查询,对物品信息进行即时交换处理和追踪溯源,实现物资管理的动态可视性,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作为推动广东省RFID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公共支持机构,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的意见》,抓住建设“数字广东”的发展机遇,推进泛在网络特别是泛在物流网的建设,推进RFID在商贸流通领域、生产制造领域、粤港通关便利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
构建一站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已经出现了产业集群化。如果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借助第三方公共平台资源为企业自身寻求到可供实施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实施电子商务转型,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产业集群整体核心竞争力也将稳步提高。
近年来,在省信息产业厅、省中小企业局的支持和领导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依托覆盖全省的信息化服务生态链和服务网络,针对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和实施模式的局限性,探索出适合广东省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服务模式,采用一对多的专业化、网络化、平台化的开放服务方式,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内容,解决了公共服务平台重复建设和信息化服务难以实现本地化的问题,保障了政府主导与统筹协调的实现,对我省中小企业开展了大量有成效的信息化推广工作,包括企业信息化知识传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技术服务商信用体系和社会服务联盟建立等。
阿里巴巴执行总监卫哲:
十年后70%商务将在网上进行
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意识到信息化设施和国民信息素质的改善是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根本,数字广东的建设无疑为广东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十年以后中国70%企业的商业行为将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商务将不再是新鲜事物,而是类似于我们生活的水电煤。
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前瞻性,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建设数字广东,是抢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一直是阿里巴巴重点关注的市场,阿里巴巴今后将继续加大在广东省投入,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启动电子商务,参与到数字广东的建设中来!
数字先锋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提升“广东效率”打造“中国服务”
“政府有门户、企业有网站、社区有主页、村村有宽带、人人有邮箱”,“城市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商务电子化、社会网络化”……五年前,这些可能只是说说,而如今都已化为现实。
从2005年开始的信息化“八项工程”到去年的“绿色行动计划”,再到目前正在着力实施的无线城市建设,广东移动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信息化热潮。
“随身、随时、随地”的政务信息平台
最近,省内部分党政干部的手机每天都收到一些经典的为官从政名言。这些内容均出自于“网络学习天地”服务系统。
该系统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移动共同建设,集手机彩信、手机邮箱、手机上网、互联网于一体的学习平台。以“随身、随时、随地”学习的新方式为广大党政干部的理论学习提供便利。
回顾广东移动近年来的政务信息化进程,“易办事”、“移动政务平台”、“数字市政”和“无忧沟通”等等,不仅为各省级政府机关及地级市实施移动办公、工商税务查询、社保医疗信息等项目,还实现短信预约办证、通关,保障社会治安防控等便民内容,用实践行动助建快捷高效的政务信息平台,为“数字广东”的建设进行了努力的探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生信息化
最近惠州的吴女士觉得她新定制的“惠民邮箱”移动业务物超所值,“有了‘惠民邮箱’越来越方便了!水费、电费、燃气费随时随地都能查看到了。”账单随时随地的查询、易于保存等优点,让吴女士对家里的开销心里有了底。“除了账单,‘政府公告’我也会关注,惠民邮箱已经成为了我不可缺少的好帮手了。”
去年10月,广东移动结合政府的信息化需求,与政府信息产业部门合作,通过139邮箱向广大市民推出便民、利民、惠民的免费邮箱平台“惠民邮箱”,实现各类民生资讯、市政信息的信息化发布及查询,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
近年来广东移动致力研发贴近民生的信息化产品,大力推进民生信息化工程,助力发展新广东的数字公共交通事业。除了方便市民出行的“手机地铁票”,还有应用于家居安全监控的“手眼通”业务,适合驾车人士查询室外马路交通状况的“路况快报”业务等。
“政府之所愿,民心之所愿”的企业信息服务
“时间:上午11时47分;电梯地址:湖南株洲天城大酒店;电梯工号:06G515270;电02166;层站总数:17;维修单位:湖南株洲保养站;当前状态:下行,关门……”
这是日立电梯公司中国总部公司员工通过远程遥监系统监控各地日立电梯运行状况的场景。通过这套个性化信息服务产品,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对售出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广东省50-70万户中小企业,广东移动升级研发了中小企业标准信息化服务包,可提供包括“短号集群网+移动管家”、企业名片、企信通、企业邮箱和集团彩铃在内的五项基础信息化服务,满足中小企业信息沟通、内部办公、生产管理和服务营销等四类核心信息化需求。
为了让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包惠及更多中小企业,协助他们度过金融风暴,广东移动联合省中小企业局、省信息产业厅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日”活动及中小企业服务包“万人推广”等系列活动,受惠企业约3.5万家。
先行先试再启信息化新航程
近日,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代表,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结合企业多年的探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议,对广东的信息化提出了加快3G自主创新成果先行先试,打造‘无线城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等一系列建议和构想。
据了解,广东移动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开展上述工作。着眼于广东的长远发展,广东移动倡导以先行先试3G商用拉动全省内需,带动芯片、设备、终端、软件、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的号召,计划采取“TD+WLAN”方式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着力在珠三角和亚运会协办城市深化无线宽带覆盖。同时,还将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为全省2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包,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开展移动电子商务,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中博会”。
从政务信息化到民生信息化再到企业信息化,从信息服务的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广东移动一直在这样不断努力地提升着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政务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成绩显著
中国电信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配合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大农村基础网络的投入,加快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宽带,信息进村入户”的目标。
全省2万个行政村全部通达宽带网络
据了解,在2007年5月全面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广东电信全面推进“村通宽带”工程,加快农村宽带网络的建设,2008年3月份实现全省19516个行政村全部通达宽带网络,2008年6月份实现所有行政村宽带节点通视频能力。目前,广东省农村信息传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均达全国领先水平。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现站点全覆盖
全面落实中央“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工作要求,2008年6月30日,全面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在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站点全覆盖。
让农民享受通信服务资费优惠政策
积极响应国家为广大农民减负的号召,加大对农村用户的优惠和成本补贴力度,推出低门槛、无月租的包月套餐;创新发展方式,促进电脑、宽带在农村地区普及,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信息新生活,缩小农村与城市的信息鸿沟。2008年底有760万以上的农村用户享受中国电信质优价廉的固定电话服务,其中一半以上享受到农话优惠政策,110万以上的农村用户通过中国电信的普惠宽带产品实现上网。
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培育“新型农民”
充分依托各级政府部门、各相关涉农单位的信息资源优势,发挥中国电信电话、短信、互联网、多种简易、便利的沟通手段优势,搭建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平台,全面协助政府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8年6月30日,完成“信息田园”综合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先后与广东农业信息网等政府网站,南方渔网、泛珠三角农业经贸网等商业网站,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开展合作,丰富了“信息田园”平台的内容,信息田园网站注册用户突破5万人,成为集团农村信息化第一门户。
农村学校里有了“网络教室”和“农村俱乐部”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建设网络教室和农村俱乐部,以点带面,促进了信息化在农村市场的影响和普及。去年9月至11月,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在汕头地区三所农村学校分别组建了网络教室,使学生熟悉电脑和宽带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开展了6场农村俱乐部活动,开展电脑、网络知识培训和免费体验。
信息化大巴开进偏远县区、山区
2008年配合信息产业厅“信息兴农,建设和谐新农村”活动,将5部信息化大巴开往偏远县区、山区进行农村信息化的宣传演示和普及教育,去年,信息化大巴和流动宣传车奔赴全省所有县,举办100多场信息化推广活动,大力推动了广大农村和农民的信息化普及教育。
政务信息化成果丰硕
作为广东省主要的网络运营商,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是广东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政务信息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搭建及服务、应用整体外包的方式,为政府提供“网络+应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到2008年底,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已经为全省超过50个区县政府提供了“区县电子政务”及“电子监察和行政审批”信息化应用服务;在“广东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承担了核心平台的建设、运营及服务,按时完成建设并开通了遍布全省乡镇和农村超过2万个农村远教终端站点。
提供多行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2008年中国电信广东公司针对“平安城市”建设、环保污染源监控、酒店旅业备案、工商食品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电子口岸申报、电子报税、网上投保、网上外汇管理、出租屋管理等应用进行了有效尝试和规模推进,为政府申报和监管服务提供了快捷、便利、有效的解决方案;协助搭建多渠道的政民互动体系,快速开通各类“政务热线”,促进政务公开和政民互通,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社会热议
中共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
信息兴农前景广阔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追赶任务繁重的湛江,农村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湛江要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广大农民要学文化、学科技、走市场,必然要求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跨越。去年3月14日,湛江获得国家批准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成为了全国首个以地级市整体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试点市。因此,从去年开始,我市实施“信息兴农”工程,提出了“看十年、干五年、一年见成效”的工作要求和“网络到村、信息到户、运用到人”的目标任务,努力探索后发地区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把“信息兴农”工程作为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工程,建立起组织领导机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建立保障机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快基础建设,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节;切实强化培训,突出信息应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放下锄头动指头,信息富农乐心头。实践证明,信息化已经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培育现代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经营模式,实现科学发展、后发崛起的强劲动力。
梅州民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侯银生:
“梅州民声”成沟通桥梁
现在梅州依托市人民政府网站设立开通“梅州民声”网络专栏,成为连接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的沟通桥梁。不仅节省了群众往返奔波的信访成本,而且有利于党委、政府及时掌控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中共德庆县委书记吴宪平:
抓好信息促发展
这几年,在省信息产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德庆县按照以“发展抓信息,抓好信息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健全县镇村三级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系统建设,完善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全力打造“数字山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县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功能以及社会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明显增强和提升,全县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已初具雏形。
佛山市南海区区长区邦敏:
网络给创新者以机遇
在目前国际经济调整期,如何让“网络”为我们的产业转型、区域转型、政府转型作出新贡献?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数字广东”的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南海有幸承担建设“广东网络创新创业示范区”的重任,这是我们的机遇。首先是“网络”开放、创新、共享、共赢的特性给予我们全球化的视野,此外,网络的发展将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如金融服务外包、软件开发、数字创意等,而网络、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也将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内涵。网络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为管理者赋予新的管理手段,行政效率将得到质的提升。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它将给一个需要创新的城市以巨大机遇。
高要市市长徐敏坚:
信息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高要市在近几年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上一站式审批以及电子监察等信息化工程取得明显的社会效应。群众反映良好,政府部门以及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由于软环境的提升,高要市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效喜人,2007年财政综合增长率名列全省67个县、市第一,2008实现财政收入两年翻一番。
中共东莞市石龙镇委书记冼周恩:
信息化引领城镇现代化建设
石龙镇作为首个国家信息化和“数字广东”推进计划的试点城镇,十多年来承接了许多国家、省、市的试点工作,已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我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科技创新、信息化推动引领城镇现代化建设。
前期我们通过建设宽带网络、电子政务、数字社区、电子医疗、电子商务、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化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们将强调城市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以人为本,促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要求,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如:石龙现代信息服务园、中外运东莞物流中心、国家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的聚集,普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韶关乐昌市九峰镇副镇长吕晓华:
很多农民主动到信息服务站
九峰镇是乐昌市的水果种植专业镇,有4000多户种植果树,其中230多户专业大户加入了合作社,通过九峰水果商贸网,我们将水果卖到全国各地。很多农民主动到设在合作社的信息服务站,让信息员帮他们发布信息,下载各种生产技术资料,交流各种种植水果的经验。销售网络的拓展,使果农获得了很多信息,改变了以前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高要市白土镇新村村委会副主任钟建文:
信息化培训收获很大
农村中青年信息化技能培训教会了我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政府不但提供场地、老师和资金为我们村的农户进行信息化培训,我们学会了上网浏览、农信通短信收发、邮件收发等知识,感到收获很大,希望政府多举办类似的农村信息化培训。
南雄市源丰果业种苗场农业种养大户李伟:
信息化带来可观效益
我在2007年初就开始尝到信息化带来的可观效益了。在村信息服务点的帮助下,我上网发布苗木信息,当年的销售额就增加了85000元,还吸引来了广州市果树研究所这样的大客户。2007年以来,先后有10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部门领导从网上获得信息后来场参观考察。
惠州市上排区市民李万华:
惠民信息服务真正惠民
这两年惠州建了不少便民信息站,还开通了“惠民邮箱”。现在我出街在外也可以随时到信息站上网和快捷查询各类信息,借助惠民邮箱我又可以便捷查阅水费、电费、燃气费、社保公积金等这类和我全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真是方便又快捷。
(本版撰文谢思佳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