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 官员电话热,群众的心也热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更新时间:2009-01-15

网友:罗瑞明 

  “喂,您好,这里是仇和书记办公室,请问有什么事?”近日,记者“按图索骥”,拨打了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公务工作电话,响铃两声后,有工作人员接起了电话。(1月13日《人民日报》)

  2008年2月16日,云南省昆明市通过新闻媒体,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副县级以上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职务、分工和工作电话号码。时至今日快一年了情况如何呢?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工作电话共接听市民来电46296个。对群众来电做到了100%受理和反馈。由此看来,昆明公布领导干部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把电话当作与民沟通的渠道,真正做到了电话“畅听无阻”。

  政府部门主要职责就是为民办事,而要方便为民办事,就得给公众更便捷的渠道,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电话成了上下联系的重要工具。有了公开的电话,一些未曾被关注的人,一些不经意的事,都能通过这一渠道反映,官员能快捷的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从另一方面说,公布服务部门官员的电话,群众办事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各个部门职责不同,每一件事情的办理程序也不同,不了解具体办事官员的电话,也许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变得复杂,也许举手之劳的事,也得走不少弯路,官员的电话一目了然,办什么事,找什么人,该怎么办,一找就准,这无疑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的群众。

  公布官员的工作电话,关键电话要畅,服务要到位。做到电话打得进,有人接,而且接听者要有耐心,听得进,最重要的是能从电话中了解民生、关注民生,对于提出的问题去抓,去办,去落实。以往也有不少的官员公布了电话,但一些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无人接,要么推三托四解决不了问题,公开的电话成了摆设。公布官员电话容易,而要保证电话畅听无阻却不容易。一部小小的电话体现出一种感情,这就是为民服务的感情,体现出一种责任,这就是为民办事的责任。因而要有一定的制度,要有一定的纪律去约束,不能听之任之,对一些敷衍了事的行为要进行批评,问责,真正把电话畅通作为一种为民服务的渠道。

  官员联系电话畅通便于监督;有了联系电话,人们的知情权、话语权、表达权得到了扩展,对于一些敏感的人与事,公众可以最直接、最了当的向有关官员反映,对于一些官员生活作风、工作态度、廉政程度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电话向有关官员投诉。官员即使想不重视都不行,官员要想左推右托,同一级官员不能解决,又可以拨上一级官员的号码,总得有个出处,从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有利于群众监督,使官员的更加注意廉洁自律。

  官员电话其实就是为市民办事的传递站,这个传递站,就是把群众的意愿吸纳进来,把政府的温暖传递出去,这头连着那头,拉近了官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官员与民的联系更为密切。官员电话“畅听无阻”,有利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官员电话热,公众心也热,此种电话不是一般意义的电话,是联系群众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