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 后记
来源:法制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在信息时代,认识信息,就发现了力量;占有信息,就拥有了权力;整合信息,就增强了能力;传播信息,就施展了力量;形成信息流,就形成更强支配力。在信息时代,所谓强者,在于善于运用信息驱动力。

□陆小华

把《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的目录交到本书编辑手里,正逢2008年的世界地球日。邮件发出的那个晚上,想起20多年前的那个还有些倒春寒的晚上,放下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仰望星空。犹现星光闪烁,如喃如语,流动变幻,相联成构,组成了奇妙的结构体。有了这样的隐现其间的结构,天空不再空泛无灵,而好像有了生命一般。

思想的天空,也是有结构的。尽管哲人们常常说在思想的天空中,实现的是精神的自由。

一、结构主义的分析方式

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是人类思想史的重要发现,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认识方式的重要贡献。在法国人类学家李维·史陀看来,人类的思想是各种自然物质的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尽管结构主义思潮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60年代,但其成长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不满于分工太细、只求局部、不讲整体的“原子论”倾向,渴望恢复自文艺复兴以来中断了的注重综合研究的人文科学传统,因此提出了“体系论”和“结构论”的思想,强调从大的系统方面(如文化的各个分支或文学的各种体裁)来研究它们的结构和规律性。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所表达的见解:世界是由许多“状态”构成的总体,每一个“状态”是一条众多事物组成的锁链,它们处于确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就是这个“状态”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这是一种最初的结构主义思想,它首先被运用到了语言学的研究上。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何索绪尔对语言学的研究,在诸多领域产生影响。其实,结构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更可以从黑格尔、马克思等伟大的思想家那里看到辉煌的成果。德国思想家的传统特征之一,就是构建体系。

结构的分析方式,也应当是我们认识传媒何以有力量、如何更有效运用其力量的重要方法。

二、信息的力量

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更好地生存?信息化时代的生存策略就在于善于运用信息驱动力,善于运用传媒。而其关键在于思维方式。

《新媒体观》一书的主旨,是努力从方法论层面系统讨论在信息化生存时代如何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把握其特性、规律与发展趋势,如何更有效运用传媒力量。

作者认为,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和行动,离不开传媒提供的信息,所谓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经选择后形成的信息组合和信息流,对人们思维和行动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现实已经证明,不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和舆论,是新闻报道和舆论中的信息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所有的权力垄断最后都是一种信息的垄断。信息是最有力量的。信息经济学成果多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从另一领域证明了信息的力量。因此,在信息时代,认识信息,就发现了力量;占有信息,就拥有了权力;整合信息,就增强了能力;传播信息,就施展了力量;形成信息流,就形成更强支配力。在信息时代,所谓强者,在于善于运用信息驱动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逻辑结构,是从“信息力量”切入,逐次剖析传媒运行的诸多核心问题,最后讨论运用策略,形成信息观、舆论观、新闻观、媒体观、运作观、策略观六章,每章题目分别为“信息观:运用信息驱动力”、“舆论观:掌握第一解释权”、“新闻观:丰富新闻价值取向”、“媒体观:移动化中变革融合”、“运作观:传媒运作的核心问题”、“策略观:从战略层面运用传媒”,以说明作者的判断。把信息观、舆论观、新闻观、媒体观、运作观、策略观纳入传媒运作的六个核心问题,并系统研究,都是第一次。

三、传媒力量运用的新思维方式

本书更明确的指向,不仅是媒体观,更是信息化时代应当具有的关于传媒和传媒力量运用的新思维方式。因此,本书既关注真正影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信息力量,也从新的视角分析舆论力量;既通过对媒体观的讨论,分析传媒移动化变革趋势,也通过策略观从外部讨论如何更有效运用传媒力量。

本书的叙述方式,是理论阐述、方法讨论、案例解剖等等相结合,注重在对现实的分析中体现思想的力量,在理论探讨中力求体现系统性、思想性、前瞻性与对实际操作的方法论价值,给人多维度启迪。

本书的特色,在于既深入剖析了信息的力量在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乃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也从理论和战略层面深入剖析了舆论、媒体等新闻学传统视野中的问题,丰富了关于传媒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还在于本书的研究和思考立足于如何更有助于人们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如何从战略层面提供对策。因此,它可以在多种层面的读者中体现对策价值。

本书的特色还体现在借用了多个学科的分析工具,超越对传媒的一般认识和研究模式,从信息力量在人类文明的地位和对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影响等展开讨论,从而帮助人们从战略高度认识传媒、运用传媒。让接触传媒、关注传媒、学习传媒、研究传媒、运用传媒、领导传媒的人们,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作者花去许多个夜晚从事写作时所真心希望的。

四、传媒的发展趋势及运作规律

本书对传媒发展趋势、运作规律的判断,应当说是前几年所出的“传媒对策系列”三部曲的继续。在那三部曲中,《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主线为对中国传媒发展大趋势与竞争对策的分析和判断,着重探讨传媒业的整合策略及传媒人选择竞争对策的基本思路。

与《整合传媒》探讨传媒业整合策略相对应,《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更侧重于探讨传媒内部资源如何整合,探讨如何通过程序化整合操作使传统媒体重获竞争力与影响力。《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是在梳理传媒代际更替轨迹与机会判断的基础上,在建立数字媒体观基础上,基于对信息消费方式变化规律与受众需求偏好变化的跟踪,系统探讨不同形态传媒如何实施跨媒体整合与聚合,如何实施市场适应性调整,如何激活传媒的内在潜力、增强竞争力;如何更高效率地运作传媒、运用传媒。

本书的写作过程,其实是一段难忘的思想旅程。相较其间,思考,则只能说是一种漫游。尽管,漫游有漫游的乐趣,是未曾倘徉其间的人们未必体会的。公平地说,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魅力。于是,人们才会说,生命川流,如此辉煌。于是,我感激那些与我一起分享这辉煌的人们。每一个紧紧的相握,都刻骨铭心。

更该感谢的,是读者。与读者共振、共鸣,是一个作者深藏在心底的期望。你愿意花去时间和精力阅读我无数个白天和夜晚记下的思绪,对我,就是最值得珍惜的奖赏。于此,思想的天空才真正有了灵魂的跳动。那正可以对“我思故我在”给出另一种证明。因为,我们都深知,思想着,是人的生命还在存续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