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州巴斯托市以北,有一块面积近2600平方公里的荒漠,美军著名的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就坐落在此地。欧文堡是美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美军士兵赴伊拉克或阿富汗服役前必会来此受训。由于此地战术设计师走的是“超乎想象”的好莱坞路线,这些训练严酷程度甚至超过伊阿前线,欧文堡因此被称为“介于好莱坞与地狱间的鬼门关”。日前,美国记者实地探访欧文堡,揭开了这个沙漠训练营的神秘面纱。
与“真版”无异
好莱坞大师设计仿伊战地
坐落在加州莫哈维沙漠的欧文堡训练中心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2万公里,然而地形却与伊拉克西部类似。过去,欧文堡是美军坦克战的训练场,现在坦克被闲置在一旁,成千上万赴伊拉克作战的美国大兵在这里接受反恐特种训练。中心指挥官科恩准将说:“这里的设施发生巨变,新的模拟场景完全根据我们在伊拉克的所见所闻修建。”
当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转到对付飘忽不定的武装分子后,美军便在欧文堡大兴土木,修建了12座模拟的阿拉伯村镇,还以伊拉克武装分子惯用的交通线为蓝本,建造了错综复杂的地道。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战地现场,欧文堡大力推行所谓“情景演练”。为此,“好莱坞特效”成为军方打造士兵的有效手段。“据训练中心官员沃茨塔夫介绍,欧文堡现建有40条训练内容不同的巷道,设计师均为美军专门请的好莱坞专业公司人员。这些巷道内的建筑、树木、语言文字、流通的钱币及食物都要按照伊拉克村庄内同样物品设计,其内居住的村民多为伊拉克裔美国人,他们平时说阿拉伯语,按照阿拉伯风俗生活,而参与训练的美军士兵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文化。
训练中心的前指挥官哈格鲁夫经常深入伊拉克战区,目的是让中心的设施——那些村庄和巷道更加逼真。哈格鲁夫等欧文堡高层官员的哲学是,这些村镇越逼真,在这些“情景”中训练过的士兵就越容易适应伊拉克战场。
夜夜有炮击
情景演练比真战场还严酷
在欧文堡训练中心,美军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只有在战斗训练中心,士兵和指挥官才能体验各级部队协同作战的逼真性和环境的艰苦性。”在这里,训练场上的情况几乎都与实战一样。
在欧文堡受训的士兵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完全能够以假乱真、甚至比真实战场更加严酷的“战场”,完全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士兵在培训期间一直住在模拟的阿拉伯村庄里,这里的条件比真正的伊拉克村镇还要艰苦,夜夜都有炮击,经常会发生突袭。反方部队往往会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发起攻击,或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阵地上戒备森严,到处是全副武装的岗哨、密布的铁丝网、各种堑壕以及架在沙袋上的机枪。指挥所也布满伪装网和沙袋,昏暗的直流灯下,摆放着各种作战地图。模拟的枪炮声与电台的嘀嗒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下达口令和参谋人员打电话,不得不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那样扯着嗓子喊叫。
训练中的一切都以实战标准进行: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护送;如果士兵“阵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它就得不到任何补充;如果部队丢失了食物,全军官兵就只能挨饿。就连女兵打字时也是身背武器,头戴防毒面具,因为“敌方”随时可能发动的化学攻击都是用掺有催泪性毒气的烟雾来模拟……
最强悍“陪练”
专业假想敌部队打磨队伍
军事专家认为,欧文堡的军事训练成效显著,得益于这个准战场上有一支同样遐迩闻名的非常专业的“反方部队(敌军部队)”即假想敌。
早在冷战期间,为了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增大对抗训练的难度,美陆军就决定在全部军事基地中都实行“假想敌”实兵对抗训练演习制度。为此,陆军司令部专门在得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建立了代号“红色突击队”的假想敌训练支队。所有在训练和演习时扮演“假想敌”的官兵都必须在胡德堡基地接受扮演敌军的严格训练,使他们能够像一支典型的华约军队一样制定作战计划、采取作战行动以及协同作战。这个部队采用仿苏式装备和战法,穿戴前苏联样式制服,他们由军队里精选出的最佳步兵、坦克兵及炮兵组成,当时被称为“红色尖刀之星”。
1997年3月,在欧文堡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周的“21世纪特遣部队”高级实验。担任假想敌的反方部队是号称“世界上训练最好的陆军部队”的第177装甲旅精锐第11装甲骑兵团。他们与美第4机械化步兵师第1旅对垒。第1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数字化旅,尽管它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在和第11装甲骑兵团对抗中仍感非常吃力。直到演习进入第二个阶段,第1旅才凭借其在侦察与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步找到感觉开始取得主动。
如今,经过美军的重新评估,现在在欧文堡充当假想敌的第11装甲骑兵团装备了无人驾驶侦察机、夜视镜和能够干扰GPS信号的干扰发射机等。这支部队不仅具有卓越的常规作战能力,还具备很强的非对称作战、巷战和近战能力。为了对付这支更加强大的“敌军部队”,受训部队必须在一场又一场艰苦的类实战训练中找到路子。美军方认为,只有在欧文堡训练中心打败充当假想敌的部队,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战胜真正的对手。
“楚门的世界”
全城“谍眼”实时监控战局
在欧文堡训练中心,一切和真实的伊拉克战地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就像好莱坞名片《楚门的世界》一样,在那些模拟阿拉伯村镇中,每一条街道、建筑物的角角落落都安放了监视器,表明了眼前的一切都是在“演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一个名叫楚门的男子在一个桃源式小岛上过着貌似宁静幸福的生活,其实这一切只是某大导演设计的一场真人秀情景剧,楚门所住的桃源岛只是一个超级大舞台。
每名受训士兵进入村镇起就受到了严密监视,他们在每场巷战中的表现也都会被录制下来,作为现场训练后评比的资料依据。国家训练中心通过其先进的“陆军综合激光作战系统”,对“杀伤”、“击毙”、“击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度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并对核弹头、化学武器、航空炸弹和地雷的杀伤效果进行评估。所有单兵武器和重装备都安装了激光发射(接收)装置、GPS全球定位系统和电脑。演习中,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实时动态,导调人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掌握演习情况,评判参训部队“伤亡”和胜负。
村镇中每个人的“伤亡”情况都是有记录的。经过近一个月的巷战训练,士兵们都清楚自己曾“死”过几次,“死亡率”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村镇街巷中的人群和士兵每人身上和头上都穿戴着特制的激光反应器,一旦这个村民或士兵被“击中”,这些激光设施马上就会“告诉”这个“伤员”以及部队的指挥官现场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场的其他士兵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一突发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
训练现场常见的一个场面是,军车被炸后,“伤兵”股动脉会向外“喷血”。表面看来,这仅仅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已,但在实际上,“伤员”流血的情况都由监控设施操控。抢救“伤兵”的动作是否准确敏捷,都通过“伤兵”的“失血”情况反映在电脑上,现场的指挥官可通过电脑记录及分析资料对抢救伤员士兵的训练情况进行鉴定。
巷战现场带兵的指挥官麦克兹曼说,士兵现场的表现很难用A、B、C、D评定成绩,因为战场的情况千变万化,而保存生命是最重要的。这位曾在伊拉克打过仗的指挥官说,训练村里设计的巷战,被称为“综合伏击”,要比在伊拉克的士兵们遭遇的巷战复杂得多。
实地见闻录
紧张血腥的8分钟“巷战”
日前,进入欧文堡的记者乘坐美军悍马车来到了一个模拟阿拉伯小村镇,见识了此地的“情景训练”。悍马车刚刚停在镇外的“美军控制区”,就听得附近“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惊心动魄!跟随老兵戴维登上一处二层小楼的记者随后看到,一辆在镇上“巡逻”的美军战车被“敌军”的“路边炸弹”炸翻在了马路边,几名被“炸断”四肢的美国兵倒在地上哭嚎,被“炸断”的“残肢”横七竖八散落在街边,一名士兵的“断肢”股动脉向外喷着鲜血。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只是“模拟情景”,谁都会以为这是在刀光血影、险象环生的战地。
一时间,小镇秩序大乱,人们冲进建筑物躲避,警察立即准备应对“敌军狙击手”的袭击。约1分钟后,美军装甲车、运兵车和一辆救护车忽然从沙漠中出现,赶往“遇袭”地点。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美军救援人员冲到伤员身边实施止血急救,然后立即将“伤员”抢救上装甲救护车。
在数分钟的救援过程中,远处的一栋二层楼建筑物中不时飞来“反美武装”的火箭弹,抢救伤员的现场附近爆炸声不断。美军士兵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冲出装甲车,在小巷中清剿“反美武装”。他们几乎搜查了所有可能藏有“敌军”的房屋,偶尔还会遇到“敌人”的阻击。
在约8分钟内,救护人员将伤员抢救上车,然后撤退到相对安全的沙漠中联络直升机增援。美军机看到沙漠中导向的烟雾后立即赶到,将伤员送往战地医院,经紧急处理后,伤员再乘坐直升机飞往后方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据《中国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