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 常務副院長魏禮群答本報記者問
陶春 陳國裕
2009年02月10日15:36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記者:伴隨著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
魏禮群:縱觀30年歷史進程,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之前,主要是沖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模式,這一時期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階段。隨著改革開放,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的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展開。主要是廢除人民公社體制,加強鄉鎮基層政權建設﹔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放寬地方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進行政府機構改革,精簡人員和編制﹔推進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制,開始探索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
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到2002年黨的十六大之前,主要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全面推進改革,這一時期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階段。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隨之向適應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轉變,改革的重點是加快實行政企分開、轉變政府職能。主要是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培育市場體系,推進計劃、投資、財政、金融、商貿等部門的管理體制改革﹔下放權力,減少行政審批,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和管理,實行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脫鉤﹔逐步調整政府部門之間關系,解決職責交叉、權責不清、多頭管理等問題﹔理順中央與地方關系,特別是實行分稅制﹔進一步精簡機構和人員。
從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到現在,主要是推進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設,這一時期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方位深化階段。十六大以后,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隨之全方位推進,重點圍繞構建有利於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體制機制,著力進行制度機制創新和管理方式創新。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大力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更加注重轉變和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更加注重規范政府行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更加注重改進管理方式,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探索實行行政績效管理制度。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政府職能轉變取得明顯進展,在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方面邁出重要步伐。
記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出現哪些顯著變化?
魏禮群: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一是摒棄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了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二是轉變政府職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企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地位得到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三是政府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建立了以宏觀調控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為主體的政府機構框架,機構設置和職責體系趨於合理。四是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府立法工作不斷改進,行政執法體制逐步健全,對行政權力的規范、制約和監督進一步加強。五是管理方式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普遍建立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和聽証制度,政務公開制度逐步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水平不斷提高。六是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記者: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一個實踐上不斷探索、認識上逐步深化的過程,您認為,有什麼經驗值得總結?
魏禮群: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依靠人民。這是推進各項改革的根本出發點和動力所在。30年來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始終著眼於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
二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既是對原有行政權力結構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也是一場深刻的觀念變革和思想革命,必須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把創新精神貫穿於改革的全過程和每個環節。
三是堅持把握大局、統籌兼顧、協調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涉及廣、影響大,必須放到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中統籌謀劃,服從並服務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到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相適應,與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相協調。同時,還要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穩定的關系,正確處理政府機構與黨委、人大、政協機構設置的關系。
四是堅持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發揮兩個積極性。中央制定改革方案,既要從全局出發,統一部署,也要充分考慮各地特點,分類指導,鼓勵和支持地方探索試驗﹔地方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並結合本地實際,敢於實踐,勇於創新。
五是堅持審時度勢、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又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既要有長遠目標和總體規劃,又要確定每個時期的重點任務﹔既要充分把握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堅決推進,又要全面分析面臨的矛盾和風險,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積極穩妥實施。
記者:繼續深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您認為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魏禮群:要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全會精神,著重研究解決以下六個問題。
進一步轉變和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這仍然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職能要努力實現四個根本性轉變。一是要向大力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轉變。主要是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健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能力,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場秩序。二是要向有效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轉變。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做到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推進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完善公共財政制度,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切實保障農村、基層和欠發達地區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服務的需要﹔實行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推進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三是要向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社會管理,強化政府促進就業和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調節社會利益關系,大力發展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事業﹔更加注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健全社會矛盾疏通調處和安全預警機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是要向實行科學化的公共治理轉變。樹立新的公共治理理念,由以行政控制為主向以服務公眾為主轉變,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轉變﹔逐步完善公共治理機制,建立健全公開、參與、評價和責任制度﹔建立健全公共治理結構,改進公共治理方式手段,不斷推進政府管理創新。
進一步簡政放權和規范市場、社會秩序。繼續深化企業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業單位改革,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切實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中介組織分開。更好地發揮公民和社會組織的作用,鼓勵、支持、引導公民和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擴大基層民主。更加注重提高政府科學管理水平,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效實施監管,克服和糾正“市場缺陷”、“市場失靈”、“社會無序”等現象,注重發揮國家法令政策、行政規制、行政指導和行政合同在行政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引導社會經濟發展既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又規范有序、持續穩健運行。
進一步優化行政組織結構。科學規范部門職責,合理調整機構設置,優化人員結構,既要解決有些部門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問題,也要解決有些部門編制過少、人員不足的問題,做到職能與機構相匹配、任務與人員編制相匹配。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繼續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精簡和規范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嚴格執行機構編制審批程序和備案制度,加快政府機構編制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進程。
進一步推進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主要是加快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權責一致的根本轉變。做到規范有序,就要繼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有關法律法規體系,規范政府的立法行為、決策行為、執法行為,切實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做到公開透明,就要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保障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加快“陽光政府”建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公共管理和服務信息化。做到便民高效,就要規范和發展行政服務性機構,改進和完善政府各類審批制度和辦事制度,簡化程序,減少環節,提高政府效能,為社會、企業和公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做到權責一致,就要強化責任意識,推動政府從“權力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堅持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制度,推行行政目標責任制,健全並認真實施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
進一步理順政府職責關系。合理劃分不同層級政府的職權,突出管理和服務重點,形成責任明確、各有側重、相互銜接、高效運行的職責體系。研究探索不同層級政府關系的調整方式,綜合運用立法規范、政策指導、行政協調、司法裁決以及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逐步實現各層級政府關系調整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做到財權與事權相對應,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積極探索減少行政層級,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推進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依法積極探索省直接管理縣的體制,同時加快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調整和健全垂直管理體制,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規范垂直管理部門與地方管理的事權范圍和權責關系,建立健全協調配合機制。
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務員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健全公務員激勵、約束機制和進入、退出機制,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建設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素質優良、作風過硬、勤政廉政的公務員隊伍。要按照黨的十七大作出的繼續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戰略決策,切實把干部教育培訓放在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抓緊抓好,大力加強對公務員的教育培訓。